百科详情
发布时间:2024-07-13 08:05

目录
1简介
威海海参品种为刺参,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是刺参上品中的极品。 威海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高品质刺参生长。威海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拥有近千公里黄金海岸线,沿岸没有大的工业企业,近海远离大江大河入海口,各海区近海海底比较平缓,海底大多为礁石或泥沙石混合地质,藻类资源品种多,浮游生物丰富,水质无污染且肥沃,浅海年均温度10℃至15℃,年均盐度在30‰左右,适合刺参生长的-15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达330万亩,是刺参生长的理想之地。
2产地范围
威海海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山东省威海沿海的乳山沿海养殖区、文登沿海养殖区、王家湾增养殖区、石岛湾增养殖区、桑沟湾增养殖区、爱伦湾增养殖区、俚岛湾增养殖区、荣成湾增养殖区、港西增养殖区、泊于增养殖区、崮山增养殖区、刘公岛增养殖区、孙家疃增养殖区、小石岛增养殖区、北海增养殖区15个养殖区。
3专用标志使用
威海海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山东省威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威海海参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4技术要求
(一)品种。 刺参。 (二)养殖条件。 海水水深3至20m,水温0至30℃,盐度26‰至39‰,pH值7.5至8.6。 (三)养殖管理。 1. 苗种质量:无伤残、无病害、活力强。 2.方式:池塘筑礁养殖、潮间带围堰养殖、浅海底播增殖。 3.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捕。 4月初至6月初,10月初至12初均可采捕。活体体重≥125g,参体自然伸长≥17cm方可采捕。 (五)加工。 1.盐渍海参: (1)煮参。鲜参去内脏后在铁锅中煮沸20至25分钟。 (2)腌制。捞出,趁热加入40%的食盐搅拌均匀,冷却后倒入缸中,置于阴凉处保存。 2.盐干海参: (1)一次煮参。鲜参去内脏后放入铁锅中煮沸至参体变黑、内刺变硬。将皮参捞出加入50%至70%的盐腌至一周。 (2)二次煮参。煮到捞出后参便立即干固并有盐末挂附即可。 (3)拌灰及凉晒。将煮好的海参控水后倒入已准备好的草木灰或木炭灰中充分搅拌均匀(每100kg海参用草木灰5kg)。然后晾干。 3.淡干海参:鲜参去内脏后,投入3%至5%的沸腾盐水中煮50至70分钟,捞出后在温度-20℃,真空度80帕下真空冷冻。升华干燥,温度控制在60℃以下,12小时干燥至水分≤15%结束。
5质量要求
1.感官特色: (1)盐渍海参:黑色,形状呈纺锤,肉质柔软细糯。 (2)干品: ①盐干海参:灰色或灰黑色,形状呈近圆柱带纺锤形,肉质柔软细糯。 ②淡干海参:黑色或灰黑色,形状呈近圆柱带纺锤形,肉质柔软细糯。 2.理化指标: (1)盐渍海参:含盐量≤22%,水分≤65%,蛋白质≥9%。
威海海参的鉴别方法
6威海海参的鉴别方法
鉴别威海海参的时候首先是看干刺参的色泽。品质好的干刺参,色泽是发灰色、棕黄色或者是黑色,不光亮。而色泽比较亮晶的,多半是在煮沸过程中加入了其他物质的结果。其次是看干刺参的肉质。品质好的干刺参,经过一至两次的加工就可以了,发制时有一定的膨胀和伸缩。而品质稍差的海参要达到标准的个头,就必须多次煮沸,用盐腌渍多次,在发制后也就不会有多少的膨胀率,而且肉质松软。 第三点是尝试发泡海参的水有无异味或者甜味,谨防买到糖干刺参。第四点是干刺参腹内的肉筋。一般好的海参,它的筋是完整的,颜色发黄或者发白;如果颜色不很清晰、发污,而且不是完整的,则要慎重选购。
7威海海参的优点
威海海参的品种为刺参,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刺参上品中的极品。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海参以其平补的功效位列“八珍之首”,适宜各种人群养生。
威海海参的营养价值高,是得益于威海海域的唯一性(又名潮涧带海域),与其他海域生长的海参相比,威海海参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的含量比较多,多糖类丰富而不含胆固醇,海参皂苷等含量颇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威海海参的品牌
8威海海参的品牌
随着威海海参知名度的提升,涌现出了众多耳熟能详的海参品牌,诸如好当家海参、宫品海参、千舟岛海参等等,在威海海参走向全国的过程中,伴随着众多海参品牌的心血和努力,在行业内唱主角,需要所有威海海参品牌更加规范生产,更加严于自律,将更加优质的海参产品带给全国的消费者。
9威海海参的食用方法
10一品海参
主料:整开乌参一只(250克)
辅料:猪肥瘦肉50克、冬笋25克、口蘑5克、火腿25克、干贝25克、豆粉10克
调料/腌料:猪油50克、酱油10克、料酒30克、盐2克、味精0.5克、二汤50克、清汤50克
制作过程
1、将整开乌参先在微火上燎两分钟,待粗皮烧成小泡后用刀刮尽,然后将海参剖为两片,入开水发泡两天,取出洗净后,放入加料酒的沸水锅中汆一次,再换水汆第二次。
2、氽后用布将参捞干,用刀在参腔内划旗子块花纹,再用清汤喂一下待用。
3、洗净的猪肥瘦肉、冬笋、口蘑、火腿、干贝等切成小方丁,入烧热的猪油锅中炒成馅,炒时先下猪肘丁,次下冬笋等丁和酱油、料酒。
4、将准备好的参腹腔内填上馅料,装入蒸碗,碗内加二汤、盐。味精,然后封上碗口上笼蒸一小时。
5、食时漠去原汁后,翻扣盘中,以原汁加水豆粉调匀,淋于海参上即成。
11葱烧海参
主料:水发小海参1000克
辅料:大葱:105克,青蒜:15克,湿淀粉:10克,姜末:5克
调料/腌料:精盐:2克,味精:3.5克,鸡汤:200克,姜汁:27.5克,糊葱油:50克,白糖:27.5克,熟猪油:150克,酱油:12.5克 (约耗75克),绍酒:15克屡获殊荣的屈浩大师
制作过程
1、将水发嫩小海参洗净,整个放入凉水锅中,用旺火烧开,约煮5分钟捞出,沥净水。把大葱分别切成长5厘米的段(100克)和末(5克)。青蒜切成长3.3厘米的段。
2、将炒锅置于旺火上,倒入熟猪油,烧到八成热时下入葱段,炸成金黄色时炒锅端离火中,葱段端在碗中,加入鸡汤(50克50克)、绍酒(5克)、姜汁(2.5克)、酱油(2.5克)、白糖(2.5克)和味精(1克),上屉用旺火蒸1至2分钟取出,滗去汤汁,留下葱段备用。
3、将炒锅置于旺火上,倒入熟猪油(25克),烧到八成热时,下入白糖(25克),炒成金黄色,再下入葱末、姜末、海参煸炒几下,随即下入绍酒(10 克)、鸡汤(150克)酱油(10克)、姜汁(25克)、精盐、糊葱油(20克)和味精(2.5克。)待烧开后,挪到微火上火靠5分钟,把汤汁火靠 2/3,再改用旺火,边颠翻炒锅,边淋入调稀的湿淀粉勾芡,使芡汁都挂在海参上,随即倒入盘中。
4、将炒锅置于旺火上,倒入糊葱油(30克),烧热后下入青蒜段和蒸好的葱段,略煸一下,撒在海参上即成。
备注说明
1、湖葱油的制法:将熟猪油500克放入炒锅内,烧到八成热时下入葱段100克、姜片75克、蒜片50克,炸成金黄色,再下入香菜段100克,炸焦后,将以上原料捞出,余油即为糊葱油。
2、芡汁下锅,不要马上搅动,稍等三四秒钟,再将其搅匀,淀粉糊化,使之明汁亮芡。
12红焖海参
主料:泡发海参750克、肚肉500克、带骨老鸡肉500克、湿香菇50克、肉丸仔10粒、生蒜1条、虾米25克、猪油150克。
配料:精盐、味精、绍酒、酱油、红豉油、芫荽、姜、葱、芝麻油、甘草、湿淀粉少许。
做法:
1、将海参切成长约五、六厘米,宽约2厘米的块和姜、葱、精盐一起下锅用水煮沸,投入绍酒,泡去海参腥味后捞起,去掉姜、葱。肚肉、老鸡肉各斩成几块。
2、将猪油下鼎烧热,放入海参略炒,然后倒入锅内(锅用竹蔑垫底),顺鼎把肚肉、老鸡肉炒香,溅绍酒,加入芫荽头(扎成一把)、生蒜、酱油、红豉油、二汤、甘草片同滚然后倒入海参锅内,先用旺火烧沸,后用文火焖约1小时,再加入香菇、肉丸仔、虾米,海参软烂后去掉肚肉、老鸡肉、生蒜、芫荽头、甘草片。
3、再把海参、香菇、肉丸仔、虾米捞起,盛入汤碗,将原汁下鼎,加入精盐、味精,烧至微沸,用湿淀粉调稀勾芡,加入芝麻油、猪油拌匀,淋在海参上面即成。上席时跟上香醋2碟。
13玛瑙海参
食料:
水发海参500克,盐14克,猪肺1个,鸡油40克,味精0.3克,熟火腿末50克,蒜10克,料酒30克,胡椒面0.3克,葱段30克,生姜3克,食油50克,酱油15克。
制作方法:
1、从猪肺喉管灌进清水,冲洗净血污,放汤锅内煮烂,去皮筋,剁成直径2厘米大的小圆球。
2、将海参顺长片成磨刀片,用开水氽过捞出。
3、锅内加猪油50克烧热,下入葱段、姜片、蒜片,炸出香味,加入料酒、鸡汤500克,捞去葱,倒进海参,加酱油、胡椒面、盐、味精、猪肺烧5分钟,淋鸡油,盛入汤盘内,撒火腿末即成。
14响铃海参
主料:水发海参300克
辅料:猪肥瘦肉50克、荸荠末50克、冬笋25克、蘑菇25克,泡辣椒15克、抄手皮20片、盐3克、料酒20克、味精0.5克、白糖60克、醋40克胡椒粉)克、姜、葱、蒜各10克、猪油25克、混合油250克、豆粉10克、普汤250克
制作:
1、猪肥瘦肉剁成细茸,加荸荠末、盐、胡椒粉、料酒、味精搅匀成馅,取抄手皮包馅成戽斗形的抄手待用;
2、水发海参洗净切片,冬笋、蘑菇切片,泡辣椒去籽,切成斜方形;
3、先将海参用普汤氽透后沥干;
4、炒锅中下猪油烧热,下葱、姜、蒜、泡辣椒炒出香味,再下冬笋、蘑菇和海参,用盐、料酒、白糖、醋等兑成荔枝味滋汁加适量汤一起入锅,在小火上煨到入味时,勾二流芡;另用一锅下混合油烧至六成热时,下抄手,炸透呈金黄色,捞起装盘,淋上热油少许,迅速将煨好的海参连汁淋于抄手(即响铃)上,趁热发出响声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