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发布时间:2024-07-05 03:30

1基本内容
牛肉 2013年2月15日,在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47所小学提供的午餐牛肉饼被检测出含有马肉DNA。该郡委员会在收集了牛肉样本进行DNA检测后,初步结果显示学校提供的午餐肉饼并非牛肉而是马肉,随后这批“假牛肉[1]”被立即召回。
目前还不清楚这种“假牛肉”供应了多长时间,也不清楚有多少小学生食用过这种以马肉制成的肉饼。
在英国小学午餐中发现假牛肉后,这一事件在学生家长中间引发信任危机。很多家长表示,自从“马肉风波”发生后,他们将为孩子自备午餐,不再食用学校提供的饭菜。
检测结果披露后,一名5岁女童的妈妈对此表示非常担忧。她说,以后将亲自为孩子准备午餐。她还称:“这件事太令人震惊了,事发前女儿的学校已经提供了这种假牛肉很长时间,马肉被当成牛肉食用实在太恶心了。”
英国“妈妈网”首席执行官贾斯汀-罗伯茨表示:“与大超市相比,那些向学校和医院供应廉价餐饮的公司更易受到‘假牛肉’事件冲击。”
随着“假牛肉”事件不断扩散,不仅餐厅和超市受到影响。最新检测结果还显示,在英国北爱尔兰的一些医院,食堂供应的汉堡牛肉饼也被查出含有马肉成分,目前已被全部召回。
英国影子环境大臣玛丽-克里奇表示:“‘马肉风波’发生在学校和医院提供的食品中,令人们感到吃惊和担心。”
由于两家大型英国餐饮公司为学校和医院提供假牛肉制品,信任危机恐将进一步升级。
英国卫生部要求所有国民医疗服务系统和社会福利机构严格执行食品检测,确保食品的真实性。
“假牛肉”事件发生后,英国各地的郡议会纷纷采取行动。伍斯特郡议会对该郡所有学校的食品进行DNA检测;斯塔福德郡议会要求召回牛肉加工品;谢菲尔德郡议会要求暂停对学校供应的所有肉类制品。
英国食品标准局15日公布,在1929例牛肉检测样本中,有29例检出含有至少1%的马肉,这些产品目前都已下架并通知消费者。
英国食品标准局15日搜捕了一家总部位于丹麦的食品公司,在检查中发现,这家公司从波兰进口的60吨牛肉中,高达80%为马肉。此外,该局还搜捕了位于伦敦北部的两家食品供应公司。
英国食品标准局表示,已于14日逮捕了西约克郡屠宰场和威尔士肉类加工厂负责人。
另外,欧盟15日宣布,将立即在欧盟范围内对牛肉食品进行DNA检测,防止“马肉风波”在欧洲进一步扩散。
另据英国《卫报》15日报道,英国食品标准局主管凯瑟琳-布朗15日表示:“英国大部分加工牛肉加工品并未检测出含有马肉。”不过,检测规模还不够全面,在被食用过的牛肉制品中,只有三分之一得到了检测。布朗表示,更多检测结果将于22日公布。
曾在英国食品标准局担任过10年检测工作的前资深检测员马克-伍尔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检测并没有深入问题本质,造成问题发生的原因尚不明朗。
伍尔夫称,对于最初在爱尔兰发现食品供应公司供应假牛肉的具体原因,英国食品标准局以及整个食品行业仍然保持沉默。
据悉,1月份,爱尔兰销售的牛肉被检测出含有最高达100%的马肉DNA。随后,英国食品标准局又在大量马肉中检测出了止痛剂的成分,并称这类马肉已进入了欧洲大陆食物链中。
伍尔夫认为,调查已经进行了4周,仍然没有结果。如果想真正解决问题,调查清楚供应链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比对肉制品进行检测将更有效果。
2多方猜测
最初人们猜测可能是有关肉类加工厂操作违规致使部分其他肉类意外混入牛肉制品,但随后循着食品供应链和责任追踪系统进行的调查发现,这根本不是责任事故,而是有人故意为之。被查出品质不纯的牛肉大多是肉馅类制品,用于肉酱、肉肠和肉饼,生熟都有。显而易见,打成肉馅更不易被察觉掺假。市场上马肉价格要远比牛肉低廉的多,以马肉充牛肉的目的不言而喻。
更可气的是,被检测到掺假的部分牛肉制品还不只被掺了马肉,有些还被掺了更便宜的猪肉。有英国媒体对可能由此引发穆斯林人士的愤怒表示担心,因为他们可能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进食了非清真肉类而“被”违反了宗教禁忌。但目前来看,尚未听到英国穆斯林发声,无论如何,食用了非清真食品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也许是不愿意声张吧。
3相关涉及
因怀疑丑闻涉及国际有组织犯罪,英国警方甚至搜查了英国境内的多家屠宰场。英国食品卫生部门日前还检测了在英国正常屠宰的206匹马,结果又从其中8匹的马肉中检出了一种兽药的成分,这种药物据说对人体有致癌性。据此间媒体报道,其中6匹马的肉已经进入了法国的食品供应链,舆论对此表示严重关切,英国已通知法国方面设法查找这批马肉的下落。
为缓解公众的紧张情绪,日前英国首相卡梅伦公开谴责马肉充牛肉涉嫌欺诈消费者,13日他在伦敦的一个公开场合大啖牛肉馅饼,以示相信英国超市的牛肉类制品总体还是安全的。有人开始担心,丑闻发生后的肉品检测会更加严格,成本也将大大增加,可能会因此而推高牛肉价格。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讲,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人们要吃到放心肉,生产企业的自律及有关部门的监管缺一不可。
4专家表示
食品安全 英国的食品安全专家表示,如果单纯从营养学和食品卫生角度而言,马肉掺入牛肉除影响口感外,食用后并不会对人体健康有什么不良影响,更多的伤害恐怕是来自心理上的。有英国政要主张,一定要重拳处理掺假者,因为他们破坏的是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食品安全直接涉及人们的生命健康,他们的行为绝不只是商业欺诈,而是严重的犯罪。想想看,既然他们敢拿牛肉掺假,羊肉呢?其他肉类呢?今天他们掺的还是肉,明天就指不定往里掺什么了。
5事件调查
调查显示,掺假牛肉主要来自两家肉类供应商,一家在瑞典,一家在法国;其中标为瑞典的那家名为芬德斯的肉类加工企业出产的冷冻食品中的牛肉馅被查出含有60%、80%甚至100%的马肉成分。随着调查的深入,又发现这两家的肉源其实都来自一家在塞浦路斯注册的肉类加工企业,而那家企业的老板原来是个有“前科”的人,去年曾因5年前以马肉冒充牛肉出口法国而事发入狱,出狱后竟又成功地注册了一家肉类加工企业重操旧业。但这一次,他矢口否认与牛肉掺假有关,赌咒发誓说从他厂里出去的可都明明白白标的是马肉,最终怎么就变成了牛肉上了各国货架,他也莫名其妙。由此可见,祸及欧洲各国的这起牛肉掺假丑闻可能远未触底,幕后黑手到底是谁,最终调查结果尚难以预料。
当地时间2月13日晚,欧盟国家农业部长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会议,就愈演愈烈的“马肉丑闻”商讨对策。受此事件影响较大的法国、英国、卢森堡、挪威、罗马尼亚和波兰农业部长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截至记者发稿时,会议仍在进行。欧盟轮值主席国爱尔兰12日表示,除此次会议之外,本月23日还将召开更大规模的欧盟农业部长会议,继续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牛肉汉堡惊现马肉
1月15日,爱尔兰食品安全机构宣布在例行食品抽查中发现,某些英国和爱尔兰生产的牛肉汉堡中含有马肉。随着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又发现英国乐购等超市中出售的部分牛肉末意大利面条等冷冻食品中含有60%至100%的马肉。英国媒体表示,这些问题肉的供货商是总部设在瑞典的欧洲最大的冷冻食品加工企业芬德斯,而生产商则是位于法国东北部的企业。
2月初,英国冷冻食品集团建议超市召回一些牛肉加工食品。12日,法国冷冻食品生产分销商皮卡尔宣布,在该公司6日下架的两块皮卡尔牌牛肉馅饼中检测出马肉。法国竞争、消费者事务与反欺诈总局11日搜查了涉及这一事件的两家法国企业总部。
“马肉丑闻”已经跨出英伦三岛,成为欧洲大陆最热的话题,消费者都人心惶惶,非常担心自己到底吃了什么。目前,英国已要求所有食品零售商对所有牛肉加工制品展开调查,并最迟于15日提交初步调查结果。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大臣欧文・佩特森警告说,调查结果可能“更糟糕”。
马肉如何变牛肉 马肉如何变牛肉
那么这些马肉是如何改头换面,添加进了牛肉食品中呢?以英国超市的冷冻意大利千层面和牛肉汉堡为例:这些食品由同一家位于法国东北部的食品商生产,法国食品商从超市手中接过订单后指派下辖的一家位于卢森堡的食品厂负责加工生产。这家食品厂随后向法国南部某肉食厂订购牛肉。法国肉食厂又把这批牛肉订单转而承包给一家塞浦路斯的分包商。塞浦路斯商家进而去找一家荷兰贸易公司进货,荷兰贸易公司联系到罗马尼亚的屠宰场,采购牛肉。就这样,罗马尼亚屠宰场的肉被最终加工成了汉堡、意大利面等牛肉食品。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波兰屠宰场和其他食品厂中。有消息称,欧盟境内多达16个国家可能都存在类似的以马肉冒充牛肉的情况。
所有的供货商和生产商目前都宣称自己是“受害者”,将责任推给上游或下游企业和供应商,一级一级指责下去,罗马尼亚便成为“罪魁祸首”。但罗马尼亚总理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根据我们已知的所有数据,罗马尼亚国内没有任何违反欧盟条例的行为”,罗马尼亚从未将马肉当成牛肉出售,并不存在故意冒充和欺诈。对此,欧盟委员会健康与消费者事务委员托尼奥・伯格11日表示“所有经手国企业都有嫌疑”,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把矛头指向任何一方都是不公正的。
故意隐瞒还是无意之失
虽然英国食品标准局等部门已经通过媒体向民众表示,“马肉丑闻”还没有危及食品安全,但这涉及对公众的欺骗,让广大消费者难以接受。此外,事发之初还查出有猪肉充当牛肉混入清真食品当中,更引起了宗教界人士的愤怒。
有媒体认为,马肉在一些欧盟国家相对便宜,因此有些供应商给马肉贴上牛肉的标签,以此来填补已被挤压所剩无几的利润。而由于欧盟食品生产链条相对复杂,也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爱尔兰警方目前正在调查“马肉汉堡”案到底是蓄意欺诈还是货品标签标注错误。罗马尼亚和波兰有关部门也已经展开对马肉屠宰场的调查。佩特森表示:“‘马肉丑闻’绝对是让人无法接受的,英国消费者应该买到名副其实的商品。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事件背后存在着国际性的犯罪问题。”
伯格13日表示,相关部门正与多国当局一同调查这些马肉的来源。
6西安假牛肉
便宜猪肉加工成“牛肉” 主要成员均来自河南
2013年9月2日,有群众向公安雁塔分局举报,在雁塔区朱雀批发市场内有人制贩用猪肉制作的“假牛肉”。
获悉案情后,雁塔分局抽调治安、刑侦、巡警、各派出所100名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侦办工作。经过民警7天7夜的侦查守候,9月9日下午,警方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抓捕工作,确定了杜城村、高家堡、朱雀批发市场3个行动地点,成立了十个抓捕小组。
10日凌晨5时许,民警出动将藏匿在城中村和朱雀批发市场的6个制售假牛肉的窝点全部打掉,现场抓获45名嫌疑人(男33人,女12人),查扣涉案车辆13辆,收缴用猪肉制作的成品、半成品假牛肉17500余公斤。据了解,涉案的核心人员来自河南商丘和焦作,均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假牛肉的加工和销售,而这些作坊没有任何合法的经营手续。
记者在位于杜城村的一家黑作坊看到,虽然被查封,但现场还留有大锅等制作工具,冷库里的半成品散发阵阵臭味。犯罪嫌疑人赵某说,猪肉是以一斤12元的价格批发的,他们经过加工,以牛肉的名义将其售出。
猪肉变“牛肉”秘诀:使用添加剂改变猪肉纤维
“这些黑作坊每天加工成品假牛肉1500至2000公斤,全部运到市场上销售。”公安雁塔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王飞介绍,犯罪嫌疑人以低价从外地买进猪肉,经过加工后外观变成牛肉,再以一斤25至33元的价格销售到市场,赚取中间的利润。
而在加工现场,民警发现了大量红曲红素、石蜡、工业用盐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剂。王飞说,犯罪嫌疑人先将买来的猪肉进行解冻,然后浸泡,使得猪肉体积变大,再将猪肉放进有添加剂的滚筒内,将猪肉的纤维外表面变粗,变成与牛肉接接近的粗纤维。“从滚筒出来后,这些猪肉的外表面几乎跟牛肉一模一样,色泽也很好,普通人很难分辨。”
公安雁塔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张玮说,经过民警调查,涉嫌制作假牛肉的窝点共有6个,其中杜城村4个、高家堡村2个,这些加工点均是在凌晨3时左右开始加工制作,凌晨5时左右将制作好的成品送至朱雀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目前,质监部门已提取涉案假牛肉样品做进一步鉴定,警方刑事拘留了2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目前案件在进一步深挖中。[2]
菜市场
西安南郊杜城村整个市场里的肉类批发区生意较为冷清,前来买肉的人寥寥无几。大肉批发区旁边的农副产品区一位摊主向记者透露,被警方打掉的六个‘假牛肉’黑窝点涉及的摊位在大肉四区对面的大棚里,“那些黑窝点是自制的牛肉,跟大棚外这些肉类批发区没有关系,这边都是做了几年了”,即便这样,这位摊主还是承认,自从发现有人出售‘假牛肉’后,这两天以来,整个肉类生意都受到了影响,明显淡了许多,前来买肉的人与之前相比少了一大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