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发布时间:2024-07-30 08:25

目录
1原生动物
2黄牛
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
,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3水牛
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m以上。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工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4中药属性
5基本资料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热病头痛,壮热神昏,斑疹,吐衄
,小儿惊风,喉痹咽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用药忌宜】老病及自死之牛,服之损人《本草从新》。孕妇慎用,非实热证不宜用。
【用药配伍】大忌盐《雷公炮炙论》;配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化斑;配羚羊角,熄风定惊、清热凉血;配石膏,气营两清,祛热泻火;配生地,滋阴清热、凉血解毒。
【炮制方法】牛角片劈开,用热水浸泡,捞出,镑片,晒干。
6药材鉴定
形状弯曲呈弧形,根部方形或略呈三角形,中空,一侧表面有多数平行的凹纹,角端尖锐。色黑褐,质坚硬,剖面纹细而不显,气腥。一般多用其角尖部。显微鉴定:粉末:灰褐色。不规则形碎块淡灰白色、淡灰黄色或灰褐色,纵断面可见细长梭形纹理或有纵长裂缝。布有微细灰棕色色素颗粒;横断面梭形纹理平行排列,呈弧状弯曲,似波峰样,有众多黄棕色色素颗粒。有的碎块表面较平整,色素颗粒及裂缝均少。
性状鉴别
本品呈稍扁平而弯曲的锥形,长短不一。表面棕黑色或灰黑色,一侧有数条横向的沟槽,另一侧有密集的横向凹陷条纹。上部渐尖,有纵纹,基部略呈三角形,中空。角质,坚硬。气微腥,味淡。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灰褐色。碎块不规昌形,炎灰白色、淡灰黄色或灰褐色。纵断面观表面可见细长梭形皮层细胞,有纵长裂缝,布有微细灰棕色色素颗粒;横断面观皮层细胞平行排列,呈弧状弯曲似波峰样,有众多黄棕色色素颗粒。有的碎块表面平整,色素颗粒及裂隙均少。
药物应用鉴别
水牛角系附骨而生,中空有髓质,犀角长于皮肤上、乃表皮角化而成。二药虽本质不同,但药理作用及功效却甚为近似,更因犀角药源现已奇缺、价格昂贵(近为水牛角价的3000倍),故如今多将水牛角作为犀角之代用品。惟药力稍逊,须加量应用,一般水牛角用量为犀角的5-10倍。
7药用价值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主热病头痛;商热神昏;发斑发疹;吐血、衄血;瘀热发黄;小儿惊风及咽喉肿痛;口舌生疮。[1]
①《别录》:疗时气寒热头痛。
②《日华子本草》:煎,治热毒风并壮热。
③《纲目》:治淋,破血。
④《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止衄。治热病昏迷,麻痘斑疹,吐血,衄血,血热,溺赤。
⑤《四川中药志》:治风热头痛,喉头红肿,小儿惊风及吐血。
8注意事项
中虚胃寒者慎服。大量服用,常有上腹部不适,恶心,腹胀,食欲不振等反应。
9现代研究
10化学成分
水牛角可作为犀角的代用品,因其成分与犀角大同小异:一、甾醇类,均含胆甾醇;二、 氨基酸,均含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缬氨酸;三、肽类:碱性肽类水解,两者都产生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但犀角还有天冬氨酸;四、胍基衍生物,均有精氨酸及胍(Guanidine); 五、蛋白质,两种角所含大部相同,但犀角尚有不同的蛋白质存在;六、用氧化铝层析法,均分离出同样熔点215~218℃的结晶,具有兴奋离体蛙心的作用。此外,犀角除含胆甾醇外,尚含微量其它甾醇;水牛角不含精氨酸,而胍类含量较犀角为多。又将水牛角煎液进行电泳,得三个茚三酮阳性物质,水解后生半胱氨酸,此外并未认出有特别氨基酸;将犀角煎液电泳,情况亦大致相似。水牛角含胆甾醇、强心成分(熔点215-218℃)、肽类及多种氨基酸。水牛角和犀角所含氨基酸类和无机物光谱半微量分析比较,认为两者相似。
11药(毒)理学
水牛角浓缩液按正常人用量的25-250倍量给小鼠灌胃,观察72小时,均无急性中毒或死亡,可见其毒性很低。从临床应用结果来看,也证实水牛角确实无毒,也无明显的副作用。
12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水牛角对离体蛙心有加强收缩力的作用。黄牛角煎剂或醚提取物的水溶液(以下简称提取物)对离体蟾蜍心脏与离体兔心均有增强作用,并能使之停止于收缩期,此种强心作用并非牛角所含的无机盐所致,因提取物也同样出现强心作用。此种作用与犀角煎剂的作用相似。
2、麻醉猫静脉注射黄牛角煎剂后,多数可见到血压先略升高而后下降,最后又很快恢复正常,少数仅见明显的升高,血压的变化与植物神经无关。对麻醉兔的血压也有相似作用,麻醉犬的血压则不受影响。正常兔静脉注射黄牛角提取物,心电图表示有心率减慢作用。提取物在蟾蜍下肢灌流试验中,流出量无显著变化。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1、以去钙羊血浆进行试验,犀角与水牛角除含钙外,未发现有促进凝血物质的存在。家兔静脉注射黄牛角提取物1小时后,假嗜酸性白细胞数显著降低,淋巴细胞则明显增高,7小时后均恢复近正常值。根据淋巴结和脾脏的组织切片观察,淋巴小结和脾小结都有增生活跃现象,说明淋巴细胞的增多可能是药物直接作用于淋巴组织之故。注射后24及48小时,白细胞数则显著升高。家兔静脉注射黄牛角煎剂可使凝血时间缩短,血小板数增加。
2、小鼠灌胃水牛角煎剂每只2.5g。服药2小时后,测出血时间。结果表明,水牛角具有明显缩短出血时间的作用,并有降血压的作用。其缩短率为14.5%。但也有报道,小鼠灌胃水牛角淀粉混悬液,连服3天(总量为3.75g/kg)对出血时间无明显影响。
镇静与抗惊厥作用
水牛角乙醚或95%乙醇浸膏,对大鼠均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小鼠分别灌胃水牛角煎剂15g/kg或犀角混悬液3g/kg。连续给药3天,二者对戊四氮和咖啡因的作用无明显影响,但似能延长士的宁惊厥的潜伏期和小鼠的生存时间,动物反应率和死亡率也均有下降,并可延长戊巴比妥钠组动物的睡眠时间。
对肾上腺皮质系统作用
大鼠1次灌胃水牛角煎剂每只6-10g或腹腔注射水牛角乙醚提取物每只5g,可使肾上腺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较对照组下降20%,外周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减少约40-60%,6小时内逐渐恢复,但对用氢化泼尼松阻断垂体作用的大鼠肾上腺中抗坏血栓含量无影响。因此推测水牛角制剂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其作用部位不在肾上腺皮质,而在垂体或垂体以上的更高级部位。去肾上腺大鼠每日灌服水牛角煎剂10g,连服6天。在最后1次给药l小时,将动物置于-5℃至-8℃低温冰箱中冷冻,结果能使去肾上腺大鼠的生存时间延长20-30%,但对肝糖原无作用。提示水牛角对肾上腺水平以下无影响。生命的延长可能与水牛角的营养性能有关。
促性腺样作用
幼年小鼠及成年去势小鼠,分别潜服水牛角煎剂每只1-2g,连续3天给药后停l天,第5天处死。取出子宫称重,结果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别。故认为水牛角无促性腺作用。
其它作用
水牛角与犀角一样对正常家兔或人工发热家兔之体温皆无降低作用。黄牛角与犀角煎剂体外或体内试验均无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黄牛角煎剂能兴奋离体兔肠,主要表现为张力升高。
大鼠腹部兰斑实验结果表明,水牛角可明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胶体炭末廓清实验证明水牛角对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有明显著增强作用及镇静作用。
13水牛角 - 中药化学成分
1,理论一
水牛角可作为犀角的代用品,因其成分与犀角大同小异
一、甾醇类,均含胆甾醇;
二、氨基酸,均含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缬氨酸;
三、肽类:碱性肽类水解,两者都产生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甘氨酸、丙氨酸。
四、胍基衍生物,均有精氨酸及胍(guanidine);
五、蛋白质,两种角所含大部相同,但犀角尚有不同的蛋白质存在;
六、用氧化铝层析法,均分离出同样熔点215~218℃的结晶,具有兴奋离体蛙心的作用。此外,犀角除含胆甾醇外,尚含微量其它甾醇;水牛角不含精氨酸,而胍类含量较犀角为多。又将水牛角煎液进行电泳,得三个茚三酮阳性物质,水解后生半胱氨酸,此外并未认出有特别氨基酸;将犀角煎液电泳,情况亦大致相似。水牛角含胆甾醇、强心成分(熔点215-218℃)、肽类及多种氨基酸。水牛角和犀角所含氨基酸类和无机物光谱半微量分析比较,认为两者相似。
理论二
水牛角含胆甾醇(cholesterolo),强心成分,肽类,角纤维;以及丝氨酸(ser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精氨酸(arginine),苏氨酸(threo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胱氨酸(cystine),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酪氨酸(tyrosine)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等多种氨基酸。
14水牛角 - 用药禁忌
1、老病及自死之牛,服之损人《本草从新》。
2、孕妇慎用,非实热证不宜用。
3、中虚胃寒者慎服。
4、本品无毒性,仅有少数病人服用后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胃部不适、腹胀、腹泻、恶心等。亦有少数病人出现失眠。
5、水牛角性寒,非实热之证者不易服用。例如治疗出血,水牛角适用于热盛而迫血妄行的皮下血斑等多种出血。因脾气虚弱,脾不统血的皮下血斑、牙龈出血者,则不能用水牛角止血。
15中医传承
16相关选方
①治出血:牛、羊角及蹄甲,洗净后,放入密闭容器里焚烧炭化,研成细粉过筛。 内出血,每日三次,每次二克,口服;外出血,撒于患处。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②治喉痹肿塞欲死者:沙牛角,烧,刮取灰,细筛,和酒服枣许大,水调亦得。 又小儿饮乳不快觉似喉痹者,亦取此灰涂乳上,咽下。 (《海上集验方》)
③治石淋,破血:牛角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五服。 (《圣济总录》)
④治血上逆心,烦闷刺痛:水牛角,烧末,酒服方寸匕。 (《子母秘录》)
⑤治牛程攓肿痛,肿高突起,支脚难行,久则破裂,脓水相流:牛角尖(烧灰)、水龙骨、松香、轻粉各等分。 共为末。 牛骨髓调搽,虚弱者辣服十全大补汤。 (《外科正宗》牛角散)
⑥治赤秃发落:牛角、羊角(烧灰)等分。
[药性说明]
本品咸寒。专入血分,善清心肝胃三经之火而有凉血解毒之功。为治血热毒盛之要药。其清热凉血解毒之功与犀角相似而药力较缓,可作犀角的代用品,但用量较犀角为大。约为犀角十倍。
[功 效]
1.清热解毒,善清血热 常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热盛火炽的高热,神昏,可代替犀角使用。
2.凉血止血 能凉血以清血热,用于血热妄行的发斑、衄血。
17文献论述
1.《别录》:疗时气寒热头痛。
2.《日华子本草》:煎,治热毒风并壮热。
3.《纲目》:治淋,破血。
4.《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止衄。治热病昏迷,麻痘斑疹,吐血,衄血,血热,溺赤。
5.《四川中药志》:治风热头痛,喉头红肿,小儿惊风及吐血。
18去雀斑方
材料:水牛角60克,升麻、羌活、防风各30克,白附子、白芷各15克,生地30克,川芎、红花、黄芩各15克,生甘草6克。
方法: 将各药研成细末,蒸熟,作成小丸,每晚服10克,温开水送服。
本方祛风清热,凉血散血,对治疗雀斑有效。
[药理知识]
水牛角煎剂有强心、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感染和止血作用,还可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近年用于治疗热病昏迷、乙脑等病收到肯定效果。
[有效成分]
本品与犀角的成分大致相同,含胆甾醇,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亮氨酸、酪氨酸、丝氨酸、缬氨酸等氨基酸。
[临床应用]
1.治疗过敏性紫癜:用水牛角40~100克,生地黄10~30克,赤芍10~20克,丹皮10~20克,水牛角煎半小时以上。后下余药,半小时后取汁口服,日1剂,重则2剂。(《湖北中医杂志》1987;(2);22)
2.治疗病毒性肝炎:用水牛角粉50克,柴胡、茯苓、黄芪、丹参、甘草各15克,烘干碾成细粉,做成复方水牛角片,每片0.5克,含生药0.45克,每次10片。日服3次,30天为1疗程。(《辽宁中医杂志》1986:(8);28)。
[贮 存]
[鉴 别]
[使用禁忌]
1.本品无毒性,仅有少数病人服用后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胃部不适、腹胀、腹泻、恶心等。亦有少数病人出现失眠。
2.水牛角性寒,非实热之证者不易服用。例如治疗出血,水牛角适用于热盛而迫血妄行的皮下血斑等多种出血。因脾气虚弱,脾不统血的皮下血斑、牙龈出血者,则不能用水牛角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