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恶唑酰草胺

发布时间:2024-07-17 00:45

1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 恶唑酰草胺[2]
中文别名: (2R)-2-[4-[(6-氯-2-苯噁唑基)]苯氧基]-N-(2-氟苯)-N-甲基丙酰胺; (R)-2-{(4-氯-1,3-苯并恶唑-2-基氧)苯氧基}-2'-氟-N-甲基丙酰替苯胺
英文名称: metamifop
英文别名: (2R)-2-[4-[(6-chloro-2-benzoxazolyl)oxy]phenoxy]-N-(2-fluorophenyl)-N-methylpropanamide; (2R)-2-{4-[(6-chloro-1,3-benzoxazol-2-yl)oxy]phenoxy}-N-(2-fluorophenyl)-N-methylpropanamide
CAS号: 256412-89-2
分子式: C23H18ClFN2O4
分子量: 440.8514
InChI: InChI=1/C23H18ClFN2O4/c1-14(22(28)27(2)20-6-4-3-5-18(20)25)29-16-8-10-17(11-9-16)30-23-26-19-12-7-15(24)13-21(19)31-23/h3-14H,1-2H3/t14-/m1/s1
分子结构:

点击看大图

密度: 1.364g/cm3
沸点: 589.59°C at 760 mmHg
闪点: 310.373°C
蒸汽压: 0mmHg at 25°C

熔点  :77-81℃

沸点  :589.6±60.0 °C(Predicted)[3]

2特点

该药为芳氧苯氧酸酯类(AOPP)除草剂,能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酶),促进植物脂肪酸合成。即作为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用于水稻田茎叶处理,防除马唐、稗草、千金子等多种禾本科杂草。该药经茎叶吸收,通过维管束传导至生长点,达到除草效果。推荐剂量下使用,对水稻安全制剂:10%乳油,10%可湿性粉剂。

3实验

田间观察结果表明, 10% 恶唑酰草胺有效成分含量 120g/hm 2 处理、 150 g/hm 2 处理、 180 g/hm 2 处理、 300 g/hm 2 处理,秧苗均有落黄现象,并且随着用量上升,落黄有加重趋势,用量大的处理秧苗生长略有停滞,但后期能恢复,对水稻产量无明显影响。

4效果

经田间观察表明,随着 10% 恶唑酰草胺乳油用量的上升,杂草中毒症状越来越明显,低龄杂草中毒完全枯萎;大龄马唐、牛筋草叶色失绿、呈紫色,节间亦发黑,有缢束状,茎基部变色较深。 10% 氰氟草酯乳油处理及其与 2.5% 稻杰油悬浮剂混用处理区的杂草整体中毒程度轻于 10% 恶唑酰草胺乳油处理区。

5说明

①每季作物最多使用1次,安全间隔期90天②正常使用技术条件下对后茬作物安全。③该药必须在禾本科杂草齐苗后施药,在马唐、稗草、千金子3~4叶期均可使用,尽量避免过早或过晚施药;每亩兑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确保喷匀喷透。随着草龄、密度增大,适当增加用水量。④施药前排干田水,均匀喷雾,药后1天复水,保持水层1周。⑤避免药液飘移到邻近的禾本科作物田。⑥该药严禁加洗衣粉等助剂。⑦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鱼或虾蟹套养的稻田禁用,施药后的田水不得直接排入水体。药后及时彻底清洗药械,废弃物切勿污染水源或水体。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不可留作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⑧对赤眼蜂高风险,对鸟类中毒,施药时需注意保护天敌生物。⑨禁止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接触该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