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发布时间:2024-07-12 19:15

1轨道舱
尺寸:长2.8米,直径2.2米。
轨道舱神州飞船的轨道舱的外形为圆柱形的。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以获得电力,轨道舱的两侧安装了太阳电池翼,每块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电力。轨道舱尾部有4组小的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有一个圆形的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提供了通道,不过,该舱门的最到直径仅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舱门的上面有轨道舱的观察窗。
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轨道舱留轨利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
2返回舱
尺寸: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
神州飞船的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放回舱式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内设可供3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共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座椅前下方是仪表板、手控操纵手柄和光学瞄准镜等,显示飞船上个系统机器设备的状况。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控制飞船上系统机器设备的工作。轨道舱和返回舱均是密闭的舱段,内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确保舱内充满一个大气压力的氧氮混合气体,并将温度和湿度调节到人体合适的范围,确保航天员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另外,舱内还安装了供着陆用的主、备两具降落伞。神州好飞船的返回舱侧壁上开设了两个圆形窗口,一个用于航天员观测窗外的情景,另一个共航天员操作光学瞄准镜观测地面驾驶飞船。返回舱的底座是金属架层密封结构,上面安装了返回舱的仪器设备,该底座重量轻便,且十分坚固,在返回舱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被炙热的大气烧毁。
3推进舱
尺寸: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
神舟号的推进舱又称设备舱,它呈圆柱形,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两侧各有一对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太阳翼的面积为2.0×7.5米。与前面轨道舱的电池翼加起来,产生的电力将三倍于联盟号,平均1.5千瓦以上,差不多相当于富康AX新浪潮汽车的电源所提供功率。这几块电池翼除了所提供的电力较大之外,它还可以绕连接点转动,这样不管飞船怎样运动,它始终可以保持最佳方向获得最大电力,免去了“翘向太阳”所要进行的大量机动,这样可以在保证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的同时进行飞船对地的不间断观测。
推进舱设备舱的尾部是飞船的推进系统。主推进系统由4个大型主发动机组成,它们在推进舱的底部正中。在推进舱侧裙内四周又分别布置了4对纠正姿态用的小推进器,说它们小是和主推进器比,与其他辅助推进器比它们可大很多。另外推进舱侧裙外还有辅助用的小型推进器。
4附加段
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在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前,他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
对于附加段现阶段的设备没有官方介绍,但是一些业内人士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如:其中一个半环型装置,据推测是用来安装方形的仪器装置。而三个相互垂直并可伸出的0.4米的探针被推测为可能是导航系统的一部分或对接系统的一部分。因为美国的阿波罗飞船上曾有类似的装置用来进行对接。神舟飞船轨道舱前端可能装有俄罗斯式的对接系统。但这些装置可能只是一种试验型,在将来执行与太空站对接的任务时肯定会被新型对接系统所替换。
5养生舱
6简介
太空舱(3)运用数码调控技术,根据顾客所需求的温度进行调整,液晶显示当前温度半身或全身的红外线热能辐射。
使脂肪细胞软化溶解
加速排毒及减肥瘦身。
7功能
保温效果有助于节省体能的消耗,保持身体营养状态
促进排汗及皮下脂肪的排除,有利于体内重金属毒素、沉积物的排除、排毒
活化生物机能,促进荷尔蒙及酵素的激化,增强活力,强化营养、消除疲劳
远红外线产生的内热作用于知觉神经末端,对肌肉及神经性的疾病产生止痛作用,并使神经系统得到松弛等等
消除疲劳、 消炎止痛、消减体重、 美体瘦身、消耗热能、瘦身紧肤
8原理
利用远红外线干蒸,通过红外线发热增进生理氧化还原反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溶掉多余脂肪,瘦身,改善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对身体保健起理疗作用,可调式数码控制,可根据顾客的情况设计温度
通过红外线热能辐射,使脂肪细胞软化溶解,快速达到排汗、排毒及减肥作用,同时能理疗风湿等症状。
配合减肥膏,身体护肤品等产品使用,可达到香薰美体,瘦身排毒,润滑皮肤等功效。
配置功能:远红外线干蒸,排汗、排毒及减肥,频谱光波疗法,负离子面部清风,臭氧杀菌
9相关新闻
太空舱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报道,22日凌晨,首个前往国际空间站(ISS)的商业飞船“龙”太空舱于522日凌晨成功发射并顺利入轨。
美国东部时间22日凌晨3时44分(北京时间15时44分),美国空间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太空舱由“猎鹰”9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这次发射原计划在2月进行,但因技术故障以及飞行软件额外测试遭数次推迟。最近一次推迟发生在19日清晨,由于“猎鹰”9火箭5号发动机止回阀故障引起气压过高导致任务在起飞前半秒中止。此次发射,是“猎鹰”9火箭的第三次连续成功发射。
“龙”太空舱高约5.2米(不含前锥段),直径3.6米。此行携带460千克的货物以及学生实验项目。由于此次飞行仍然是验证飞行,因此所携带的货物主要是食品、衣服等重要但非关键物品。
入轨后,“龙”太空舱将开始一系列校验,以确保其实现设计功能并为与ISS对接做准备。地面团队将引导飞行器完成绝对全球定位系统(AGPS)试验及自由漂浮性能以及中止系统等功能,以证明如果出现故障,飞船能够停止操作并离开ISS。
按照飞行计划,24日,“龙”太空舱将点燃推进器执行国际空间站“下飞行”操作,飞至国际空间站下方2.5千米处。完成“下飞行”后,”龙”太空舱将在ISS的前方、上方、后方绕飞,为对接进行定位。
25日,“龙”太空舱将启动推进器将其推进至距国际空间站2.5千米范围内。一旦就位,NASA的任务控制团队将引导“龙”太空舱缓慢靠近ISS,直至距国际空间站250米处。此时,将进行一系列最终校验,[1]以保证”龙”太空舱所有的位置和导航系统的精确性。
如果一切顺利,地面SpaceX公司的任务控制团队将指挥飞船接近ISS。当距国际空间站220米时,站上航天员将命令飞船停止。在进行另外一系列的检验后,“龙”太空舱将运行至距国际空间站200米处,随后是30米、10米和捕获位置。
捕获将由ISS上的NASA航天员操作机械臂实现,“龙”太空舱被捕获后,将被拉至“和谐”号节点舱的底端,并附着在节点舱上。此后,经系列测试,ISS航天员将打开“龙”太空舱与对接舱之间的舱门。在接下来的一星期中,航天员将花费约25个小时卸下“龙”太空舱运送的货物。
按计划,“龙”太空舱将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约两周,随后搭载约620kg载荷返回地球,在太平洋海域降落。
此次任务成功后,SpaceX公司预计将从NASA获得价值16亿美元的合同,在未来将向国际空间站发射12次货运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