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发布时间:2024-07-10 18:50

1简介
这种报道失实,新浪网站已经表演过几次。可是象“甲醛啤酒事件”这种严重损害国家声誉,严重危及国家利益的事例倒还是十分鲜见。我认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些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实在要违背,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可是在任何情况下,不准损害祖国的声誉,不准危害祖国的利益,不准拿咱国家利益说事!
2甲醛啤酒事件简单回放
《环球时报》首先援引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杜律君的说法,就产量比例来看,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此后几天,该数据被广为引用。其后果是:韩国全国紧急收回中国啤酒进行甲醛含量检测;日本卫生部门也提出对从中国进口的啤酒进行调查。有贸易专家担心,“韩日的做法会不会产生扩散效应,即其他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会不会效仿韩日,也禁止中国啤酒出口。” 随着我国啤酒产业的快速发展,自2002年以来,我国啤酒产量已连续3年居于世界首位,国内绝大部分部分知名企业引进德国、美国等先进生产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全面提高了中国啤酒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一些重点企业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目前,我国啤酒年出口货值约7600万美元。啤酒行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因此这次“甲醛啤酒事件”后果严重,不堪设想.
3究竟是咋回事
甲醛不过是一种普通的有机物。我查阅了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 甲醛被定为有机腐蚀物,而非有机毒品.
市场上销售的甲醛水溶液,含甲醛37%到40%,称为福尔马林;主要用于消毒防腐.当然,如果甲醛的浓度达到这样高,是会引起人消化道发炎,腹痛.可是国家规定的啤酒中的甲醛含量又是多少呢?是每升2毫克.我大致计算了一下,大约小于百万分之一.这样的浓度又是甚麽概念呢?可以说,这一含量,低于人体自身甲醛的含量.这是因为醛是由醇氧化而成.在人和其他动物的新陈代谢中,也会产生微量甲醛.当然在啤酒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甲醛。但是这种甲醛与添加甲醛作稳定剂完全是两回事。而且,行家认为,我国多年前就不用甲醛做稳定剂了。不然在出口到欧美时,也通不过他们的严格,甚至苛刻的检查。那麽我国的啤酒甲醛含量能否达标呢?
4咱国产啤酒是真金不怕火来炼
国家质检总局7月15日公布了今日的质检结果.一共抽查了221种啤酒,发现:青岛、燕京、雪花、珠江、哈尔滨、金龙泉、金威、金星等8家中国名牌企业的23种产品,甲醛含量均很低,甲醛含量检测值在0.10~0.56毫克/升之间;64种纯进口啤酒中甲醛含量检测值在0.10~0.61毫克/升之间;其他国内企业的134种啤酒产品的甲醛含量均低于0.9毫克/升。国内和进口的产品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检测样品不仅大大低于我国《发酵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甲醛限量要求,而且还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饮用水质量安全指南中甲醛含量≤0.9毫克/升的限定。检验的科学数据可以标明,国内生产的啤酒甲醛含量是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规定的,是安全的,广大消费者可以放心饮用。同时,也表明国产名牌啤酒完全可以与纯进口啤酒相媲美。
5甲醛啤酒事件的深刻反思
反思之一,任何情况下,国家高于一切. 我认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些媒体为了自身的利益,实在要违背,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可是在任何情况下,不准损害祖国的声誉,不准危害祖国的利益,不准拿咱国家利益说事!我认为,这比足球大赛,踢进“乌龙球”要严重的多. 踢进“乌龙球”只是无心之过,而且危害要小的多!
反思之二, 咱国产啤酒是真金不怕火来炼. “甲醛啤酒事件”,也让我们国家的啤酒经受了一次严格的考验.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进行的严格抽检表明,我国啤酒的质量并不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对此,应该有一定的自信.
反思之三,狼来了,狼真的来了.前些日子,“纺织品出口风波”,那是欧美自己杀上门来;可是这次“甲醛啤酒事件”,完全是一些媒体报道失实而引火烧身,自己把狼引来的.不管是狼自己来,还是有人引来,反正这狼就是来了.中国加入WTO,的确也受益不少,而且这也是大势所趋.然而加入了WTO,对我们的企业和产品,就意味着和国际接轨,意味着更高的要求.我个人认为,有时候虽然家丑不可外扬,但是关起门来说,我们所有的企业,工作就那麽完美无缺?有没有“李鬼”?有没有“李鬼”在腐蚀、勾结李逵?以好充次,砸自己的牌子?在这里,真要正告一些不耻于人类的狗屎堆,你们在国内丢人现眼,造假缺德,可不要把脸丢到国外去了!
反思之四,要把坏事变成好事。不久前,美国、欧盟在我国纺织品问题上的无理态度,拉响了经济警报,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弱国无外交。“狼来了,狼来了!”如果国家不够强大,在国际的政治、经济事物中,肯定被动、受气。甚至被“狼”吃掉!
不仅仅是我国啤酒行业、纺织行业,包括其他各行各业,都应该看到这一无情的事实。的确,中国加入WTO给自己带来了不少机遇,但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有的甚至是不合理的限制啊!对此,我想毫无道理可言,也没人和你去讲道理!唯一的道理就是实力,就是自强不息,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
如果所有的企业,都能以此为契机,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找出差距,苦练内功,把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水平,那麽这次“甲醛啤酒事件”不也是又一次学习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