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发布时间:2024-07-09 21:50

目录
1发展历史
戴口罩官方指引靳以《跟着老马转》:“这时他又告诉我把口罩向上拉拉,蒙住鼻子,免得飞花钻进鼻孔里去。”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国。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孟子·离娄》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来有人就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十七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13世纪初,口罩只出现于中国宫廷。侍者为防止自己的气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
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域。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开始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
20世纪初,口罩首次成为大众生活的必备品。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夺走了大约五千万人的性命,普通人群被要求用口罩抵御病毒。
20世纪中后期,口罩的大规模使用次数明显频繁。载入史册的历次大流感中口罩在预防和阻断病菌传播方面数次扮演着重要角色。
1897年3月,德国人美得奇介绍给大家一种用纱布包口鼻以防止细菌侵入的方法。以后,又有人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衣领上,使用时翻过来罩住口鼻就可以了。但是,这种口罩一直要用手按住,极不方便。后来又有人想出用带子系在耳朵上的方法,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口罩。
1910年,中国哈尔滨爆发东北鼠疫,时任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医生发明了“伍氏口罩”。口罩(3)
2003年,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潮,一场“非典”几乎令口罩一度脱销,各大药店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争相抢购口罩。
2009年,在继2004年的“禽流感”之后,“甲型H1N1流感”让口罩大军再一次出现在全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镜头前。
2013年PM2.5空气危害概念的出现,引发公众对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视,使得口罩等防护用品在雾霾天气期间甚为畅销。
2020年2月7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0余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利用医用包装无纺布、器械用吸水纸、N95熔喷过滤布等材料动手制作口罩。[1]
2021年1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在出口的主要防疫物资中,中国口罩出口2242亿只,相当于为中国以外的全球每个人提供了近40只口罩。[2]
2口罩分类
平面口罩
棉布口罩、无纺布口罩、高分子材料口罩、活性炭粉滤芯口罩、活性炭纤维毡垫口罩。
供气式口罩
是指将与有害物隔离的干净气源,通过动力作用如压空机、压缩气瓶装置等,经管及面罩送到人的面部供人呼吸。
空气过滤式口罩
空气过滤式口罩是日常工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大类。一个空气过滤式口罩的结构应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面罩的主体,可以简单理解为它是一个口罩的架子;另一个是滤材部分,包括用于防尘的过滤棉以及防毒用的化学过滤盒等。
3制作材料
2层口罩:无纺布、鼻梁筋、耳挂。
3层口罩:无纺布、鼻梁筋、耳挂、滤纸。
活性炭口罩:无纺布、鼻梁筋、耳挂、滤纸、活性炭过滤纸。
4监管规范
5过滤标准
适合不同场景(2)N系列: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无时限
R系列: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及汗油性悬浮颗粒时限八小时
P系列:防护非油性悬浮颗粒及汗油性悬浮颗粒无时限
有些颗粒物的载体是有油性时,而这些物质附在静电无纺布上会降低电性,使细小粉尘穿透,因此对于防含油气溶胶的滤料要经过特殊的静电处理,以达到防细小粉尘的目的。所以每系列又划分出了3个水平:95%、99%、99.97%(即简称为95、99、100),所以共有9小类滤料。
二、欧盟EN149标准:
FFP1类别口罩:最低过滤效果》80%
FFP2口罩:最低过滤效果》94%
FFP3类别口罩:最低过滤效果》97%
三、澳大利亚AS1716标准
P1:最低过滤效果》80%
P2:最低过滤效果》94%
四、日本MOL验证标准:
根据日本2005年2月7日颁布的0207006号法令,防尘口罩标准如下表
测试环境条件 | ||
实验粒子 | DOP(液体) | NaCl(固体) |
粒径分布μm | 0.15-0.25 | 0.06-0.1 |
实验浓度[mg/m3] | ≤100 | ≤50 |
实验流量[L/min] | 85 | 85 |
试验时间 | 供应总量200mg | 供应总量100mg |
替换式防尘口罩标准 | ||||
区分 | 过滤效率[%以上] | 吸气压力[Pa以下] | 排气压力[Pa以下] | |
DOP | NaCl | |||
RL3 | RS3 | 99.9 | 160 | 80 |
RL2 | RS2 | 95.0 | 80 | 70 |
RL1 | RS1 | 80 | 70 | 70 |
一次性抛弃型口罩标准 | ||||||
区分 | 过滤效率[%以上] | 吸气压力[Pa以下] | 排气压力[Pa以下] | |||
DOP | NaCl | 有气阀 | 无气阀 | 有气阀 | 无气阀 | |
DL3 | DS3 | 99.9 | 150 | 100 | 80 | 100 |
DL2 | DS2 | 95 | 70 | 50 | 70 | 50 |
DL1 | DS1 | 80 | 60 | 45 | 60 | 45 |
五、中国国家标准GB6223-86UDC614.894:
口罩的分类标准以上检验标准除日本标准(0.06-0.1微米)以外均以0.3微米的粒径做测试,欧盟标准的检测流量为95L/min,美国标准为85L/min。我国国标用悬浮粒径<5微米的90%以上,<2微米的70%以上,流量值为42.5L/min。在滤料的检测认证上则采取了“最坏个案”的思想,即在实验室做检测实验时的条件设立为最恶劣条件。如做效率实验时所用的氨化钠盐或DOP油雾的粉尘粒径为0.3微米的气体动力学计算直径,它代表了极细小的且最易穿透滤料的颗粒的大小、代表了从事强体力劳动时的呼吸量,实验前还要对滤料进行高温高湿的预处理,代表了恶劣的工作环境,所有这些的目的是检验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如果滤料能通过检测而达到相应的效率水平,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定能更有效地保护工人的健康了。防毒滤料一般都采用活性炭或经过化学处理的活性炭作为材料,通过吸附或化学反应将毒气或毒蒸气过滤而不被人吸入。活性炭的内部结构中有很多微孔能构成极大的比表面积,这些微孔能将分子大小不同的毒蒸气和毒气分子吸入其中而不会逃脱。活性炭的处理及安装要求是很高的,若处理不当或活性炭颗粒很粗,而造成粒间缝隙,那么毒气就会从缝隙间穿透进入呼吸道,而不会被吸附了。因此,自己更换袋装活性炭的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好的化学滤毒盒里的活性炭应添装密实,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这样防毒时间才会长,同时还要考虑呼吸阻力小,配戴舒适。
6市场监督
2021年2月11日消息。为保障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春节前夕,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和国家药监局四部门联合发文,对深入推进口罩质量监管进行了再部署、再加强,要求各地坚持监管和服务并重,强化生产源头控制,注重流通领域监督检查,对制售假冒伪劣口罩等违法行为露头就打,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加强口罩质量帮扶,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促进口罩质量提升。
四部门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防疫用品安全保障,服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7口罩标准
口罩分为医用口罩和非医用口罩、(及最新确定的)民用卫生口罩。
目前,我国口罩标准主要规范了民用防护和医用防护两大领域。民用防护型口罩标准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主要适用于颗粒物防护,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复工复产大量使用的阻隔型口罩(平面型口罩为主)无法满足上述两个标准要求。医用领域标准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主要适用于医疗机构场所。但是,根据口罩使用场景及使用人群,普通群众使用的卫生(阻隔型)口罩没有合适标准。为更好满足疫情期间群众对卫生口罩的迫切需求,便于生产/转产口罩的企业采标应用,同时保证产品质量,便于市场监管,中产协第一时间研究、部署,成立工作组对相关标准和市场进行了论证研究,并紧急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简称中纺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了《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的立项申请。3月11日,中产协正式发布T/CNITA 09104—2020《民用卫生口罩》标准。[3]
8选择要点
9阻尘效率
口罩(3)口罩的阻尘效率的高低是以其对微细粉尘,尤其对2.5微米以下的呼吸性粉尘的阻隔效率为标准。因为这一粒径的粉尘能直接入肺泡,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最大。纱布口罩,其阻尘原理是机械式过滤,就是当粉尘冲撞到纱布时,经过—层层的阻隔,将一些大颗粒粉尘阻隔在沙布中。对于一些微细粉尘,尤其是小于2.5微米的粉尘,就会从纱布的网眼中穿过去,进入呼吸系统。防尘口罩,其滤料活性炭纤维毡垫或无纺布组成,那些小于2.5微米的呼吸性粉尘在穿过此种滤料的过程中被隔阻,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
10密合程度
口罩防侧漏设计是防止空气通过口罩与人体面部缝隙而不通过过滤被吸入考量技术要件。空气就像水流一样,哪里阻力小就先向哪里流动。当口罩形状与人脸不密合,空气中的危险物一样会从不密合处泄漏进去,进入人的呼吸道。那么,即便你选用滤料再好的口罩。也无法保障您的健康。国外许多法规标准规定,工人应定期进行口罩密合性测试。目的是为了保证工人选用合适大小的口罩并按正确步骤佩带口罩。
11佩戴舒适
这样工人才会乐意在工作场所坚持佩带并提高其工作效率。现国外的免保养型口罩,不用清洗或更换部件,当阻尘饱和或口罩破损后即丢弃,这样既保证口罩的卫生又免去了工人保养口罩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许多口罩都采用拱形形状,既能保证与入脸形状的密合良好又能在口鼻处保留一定的空间,佩带舒适。
12不适人群
心脏或呼吸系统有困难的人(如哮喘肺气肿)、怀孕、佩戴后头晕、呼吸困难和皮肤敏感。
13使用更换
1.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
2.使用者感到呼吸阻力变大。
3.口罩损毁。
4.防尘滤棉,在面具与使用者面部密合良好的情况下,当使用者感到呼吸阻力很大时,说明滤棉上已附满了粉尘颗粒,应该换新的口罩。
5.防毒滤盒,在面具与使用者面部密合良好的情况下,当使用者闻到了有毒物的味道时,就该换新的了。
6.普通口罩佩戴:活性炭口罩一般可使用2天,n95可使用一周。口罩清洗之后如果长时间没有佩戴,还是要重新清洗才佩戴为好。
14注意事项
15使用时长
从人的生理结构来看,由于人的鼻腔黏膜血液循环非常旺盛,鼻腔里的通道又很曲折,鼻毛构起一道过滤的“屏障”。当空气吸入鼻孔时,气流在曲折的通道中形成一股旋涡,使吸入鼻腔的气流得到加温。有人测试表明,在将零下7℃的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其气流已被加温至28.8℃,这就非常接近于人体的温度。如果长期戴口罩,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故不能长期戴口罩。口罩只能在特殊的环境中戴用,例如在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当然,在野外行走,为抵御风沙和寒冷,或在有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活动,是需要戴上口罩的,但时间不宜过长。此外,在流感流行季节,去可能存在大量病原菌的公共场所,也该戴上口罩。戴口罩只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之一,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6清洁保养
日常使用口罩要妥善处理方式口罩的外层往往积聚着很多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物,而里层阻挡着呼出的细菌、唾液,因此,两面不能交替使用,否则会将外层沾染的污物在直接紧贴面部时吸入人体,而成为传染源。口罩在不戴时,应叠好放入清洁的信封内,并将紧贴口鼻的一面向里折好,切忌随便塞进口袋里或是在脖子上挂着。
若口罩被呼出的热气或唾液弄湿,其阻隔病菌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平时最好多备几只口罩,以便替换使用,应每日换洗一次。洗涤时应先用开水烫5分钟。
口罩应该坚持每天清洗和消毒,不论是纱布口罩还是空气过滤面罩都可以用加热的办法进行消毒。具体做法是:
1.清洗。先用温水和肥皂轻轻地揉搓纱布口罩,碗形面罩可以用软刷蘸洗涤剂轻轻刷净,然后用清水洗干净。请注意,千万不要用力揉搓,因为如果纱布的经纬间隙过大就失去了防阻飞沫的作用。
2.消毒。将洗干净的口罩放在2%的过氧乙酸溶液中浸泡30分钟或在开水里煮20分钟或放在蒸锅里蒸15分钟,然后晾干备用。这种方法适用于纱布口罩和碗形面罩。
3.检查。再次使用前,应该仔细检查口罩和面罩是否仍然完好,对于纱布口罩和面罩都可以采取透光检查法,即拿到灯前照看,看看有没有明显的光点,中间部分与边缘部分透光率是不是一致,如果有疑问就要更换新的。不论怎样,面罩和口罩在清洗3至7次以后一般就要更新,质量特别好的口罩可以清洗10次。活性炭吸附式口罩要注意定期更换活性炭夹层,如果活性炭夹层是不可更换的,用过7至14天就要更换,这种口罩是不能清洗后再重复使用的。
17妥善处理
日常使用口罩要妥善处理,病人使用过或照料过程中使用的口罩,应置于病人房内有衬里的容器中再处理。[4]
18造假案例
伪劣口罩
2020年2月,有商贩将6分钱一只购进的假冒伪劣口罩,层层分销,最终以3元一只的价格售出;还有商贩在半天时间内,将106万只假冒伪劣口罩就销售一空,获利45万元。
这些假冒伪劣口罩存在明显质量问题,只有薄薄的一层,质量较差。此时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佩戴伪劣口罩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上述假冒口罩均有同一个名字——“飘安”。目前假冒的“飘安”口罩已在全国多地出现。
生产正规“飘安”口罩的河南飘安公司位于河南省长垣县,这里是国内三大卫材基地之一。自1月28日来,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已4次发出郑重声明,称市场上假冒伪劣口罩并非其生产,要求消费者及时举报。
统计发现,截止到目前,山东青岛、济宁、日照、临沂,四川达州、宜宾、自贡、南充,辽宁本溪,安徽黄山、肥东、固镇,甘肃临夏,福建莆田,江苏扬州,河南漯河、南阳,湖北赤壁,湖南长沙、益阳,上海黄浦等多个地方的市场监管部门,都介入查处了假冒“河南飘安”的伪劣口罩。[5]
三无口罩
2020年2月,四川内江查获50余万个三无口罩,湖北仙桃犯罪嫌疑人郭某某伙同内江籍女子刘某某,在不具备相关资质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购买并销售“三无”口罩,在进入内江辖区时,经群众积极举报被警方当场挡获,并以涉嫌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械罪,依法立案侦查。[6]
售假口罩
2020年2月27日,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多个知情人处获悉:北京知名大型连锁药店——北京京海康佰馨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康佰馨公司)董事长李东等人,涉嫌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知假贩假”,购买了58万余只假冒的3M牌口罩以谋取不法利益,日前被北京警方调查。包括李东在内的22位涉案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抓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