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凹印机

发布时间:2024-07-07 10:55

1发展现状

凹印机凹印机  国产凹印机的印刷速度为60-300m/min,印刷宽度为800-2500mm,国外印刷速度为150-450m/min(软包)、800-1000m/min(纸张),印刷宽度最宽达到4320mm。一般在凹版印刷中,张力分成四段进行控制,分别是:放料、放料牵引、收料牵引、收料。国内多采用自动张力控制,有个别采用系统张力控制。国外多采用系统张力控制。它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中心,对各段张力进行系统的采集、处理、控制,各段之间互为依托,集中补偿。套准国内多为纵向电脑自动控制,横向手动控制,国外纵横向全为自动套准。

2凹刷优势

   1、墨层厚实,墨色均匀

  凹印能真正再现原稿效果,层次丰富、清晰、墨层厚实、墨色饱和度高、色泽鲜艳明亮。这是由凹印的特点所决定的。

  2、可广泛采用无毒的水性油墨和醇溶性油墨,达到绿色环保印刷的标准。目前,凹印在出版领域已基本上采用水性油墨;在装饰领域大部分采用水性油墨;在软包装领域,虽然使用溶剂性油墨的比例相当大,但人们在积极研发能够达到环保标准的水性油墨和醇溶性油墨,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凹印机凹印机  3、适应介质广泛

  凹印适用的介质非常广泛,有PDC、PET、PE、NY、CPP、OPP、BOPP、组合膜以及其他与以上材料有相同性质的薄膜类、纸张等。

  4、产品适用范围更广泛

  软包装在包装类产品所占的比例重,国外发达国家占65%,有的超过70%。而我国只有5%~8%。我国的软包装市场发展潜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奶业市场、果汁饮料和其他饮料业、蔬菜汁加工业、中药制造业、保健饮料等。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各种复合材料在包装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5、凹印设备的综合加工能力强

  凹版印刷机还可附加上光、复膜、涂布、模切、分切、打孔、横断等工序。随着各种各样纸质包装的不断出现,例如购物袋、商品袋、垃圾袋、冰箱保鲜袋等的频繁应用,工艺品包装、家庭日用品包装、服装包装、医药包装也大量采用塑料软包装,各种固体包装盒、液体包装盒、烟包类、酒包类等都需要凹印设备的综合加工。

  6、凹印设备维护保养及维修方便,使用周期长

  虽然凹印是最简单的印刷方式,但是它的优势却不被人理解。如,凹印制版成本高,这使许多的包装产品放弃凹印而采用传统的胶印。但是,凹印滚筒可多次使用,每套版辊印数可达300万-400万印。

  目前,随着油墨制造商对醇溶性油墨、水性油墨等环保性油墨的研发成功,推进了凹印的技术发展。同时,在制版领域,不断寻求镀烙钢辊和钢辊的代用材料,还将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凹版印刷的经济效益,缩短印前调整时间,消除短版的缺陷。同时,随着国内高速凹版印刷机价格的调整,成本不断下降,最终会使凹印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

3主要问题

  我国凹印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凹印企业从前大多隶属于轻工、烟草、包装、建材、邮政等多个行业。管理上没有对口部门,活动分散,行业管理和服务明显落后于其他行业。凹版印刷分会的成立,将有利于推动凹印行业的发展和技术交流。

凹印机凹印机  2、对凹版印刷的优势还缺乏全面认识,对国际先进水平凹印机的特征还没有真正了解。凹印除大家熟知的印品质量高、设备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加工能力强、适应性广泛外,可多次使用的凹版滚筒制作费用大幅度降低,以及环保性凹印油墨的普及应用,都会大大提高凹版印刷的市场竞争力。

  3、国产凹印设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凹印设备的速度和可靠性有待于提高,套筒式印版/压印滚筒、独立驱动技术、封闭式防溅装置和刮墨刀快速施压装置等技术有待于推广应用,宽幅凹印设备也有待于开发。从国内印刷市场来看,进口设备基本上垄断了凹印高端市场。

  4、凹印专业的教育和科研也落后于实际生产,凹印企业缺乏中高级专业人员。

  5、凹印相关标准的修订工作严重滞后。

4发展趋势

  1、大中型规模的包装凹印企业将占主流,特别是烟包凹印企业更加追求规模效益、高质量和高技术含量。

  2、由于环保与卫生方面的原因,食品、药品、烟、酒等行业越来越注重包装材料和印刷工艺的环保性,凹印企业更加关注印刷车间的环境。环保型油墨和光油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欢迎,封闭式刮墨刀系统和快速更换装置会推广应用,适应水性油墨的凹印机将被广泛地采用。

凹印机凹印机  3、凹印机独立驱动技术和以电子轴传动为技术平台,将实现凹印机的全面升级换代,各种用途的凹印机都将采用电子轴传动。目前,电子轴传动和套准系统主要来自日本和欧洲,但它们只能应用在少量国产凹印机上。开发国产套印系统将是国产凹印机全面升级换代的关键。

  4、宽幅凹印机和纸张凹印机的比例将会不断增加。一方面,装饰印刷(主要是木纹纸印刷)和纸箱凹印市场会迅速增长,另一方面,软包装凹印机的幅度也会不断增加,大幅面凹印机的数量将快速增加。纸和纸基复合材料凹印机(木纹纸烟标、无菌包装、礼品包装纸等)将会迅速增长。

  5、凹印生产线加工将更加多样化,功能配置越来越强,如以上光、模切、横切、软标裁切等。相应地,凹印机管理系统、远距离技术支持系统将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同时,为满足个性化的需要,从放卷、印刷到连线加工、收卷等各部分都将被模块化,其中最重要的将是凹印小推车或凹印与柔性版印刷互换小推车。

5市场现状

  我国包装印刷企业遍及各地、凹印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层次性。凹印市场的区域性主要体现在:我国几乎所有省市都有凹印厂。在东部沿海省市数量多,设备先进,技术水平较高、经济实力普遍较强。

  广东的凹印厂家数量多,全省超过1000家,且有一定实力的厂家比例较大,庵埠镇被称为中国食品第一镇和彩印王国,全镇包装印刷企业达456家,1999年产值23.6亿元,利税近2亿元,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支柱产业,在包装印刷中,70%以上是软包装印刷企业,其中一些企业已经采用了进口设备,而全国乡镇三大包装印刷基地之一的浙江龙港镇有包装印刷企业576家,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凹印厂家。

凹印机凹印机  凹印市场的层次性首先体现在技术装备来源广泛方面。既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也有大量最普通制造商的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从1982年无锡国泰彩印有限公司引进第一台赛鲁迪软包装凹印机至今,我国已引进的软包装凹印机累计已超过300台。这些设备主要来自日本、韩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近20个制造厂家,其中包括最知名的制造商,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有些已经破产倒闭)。在所有进口设备中,亚洲设备以日本设备占的比例最大,约占70%,其次是韩国设备,在进口的欧洲设备中以意大利数量最多。而在国产凹印机中,80%以上为窄幅低速的非自动型产品。

  凹印市场的层次性第二体现在企业数量多且规模大小不一方面。在我国众多的凹印厂家中,中小企业数量占统治地位,但亦有一批相当规模的大企业。目前,至少有近20个厂家拥有3-8条进口凹印生产线:如大连大富塑料彩印有限公司、北京市商标印刷三厂、河北埃卡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石家庄软包装彩印厂、天津顶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无锡国泰彩印有限公司、申达包装集团、连云港中金医药包装有限公司、黄山永兴装饰包装有限公司、浙江诚信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海宁长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中山大富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昆山加浦包装印刷有限公司、上海紫江彩印包装有限公司等。

6应用作用

  我国目前已有凹印机制造商超过50家,这一数量比参加2000年德鲁巴展览会的所有凹印机厂家数量还多。按省市分布是:陕西11家(21%),广东10家(19%)、浙江20家(38%)、江苏8家(15%),另外北京、山东、湖北和河北至少各有1家,实际数量可能更多。此外,大多数凹印机生产厂都是位于软包装印刷厂集中的地区,有些实际上是与该地区软包装厂同步发展起来的。

九色凹印机九色凹印机  国产凹印机是中小印刷企业的首选产品,少数产品开始受到大中型印刷企业的关注,已经走向国际市场。山东、广东,河北等地的一些企业在引进凹印机后,新近也选择了国产凹印机或辅助设备(如复合机)。目前我国已有少量设备出口到东南亚和中东,迈开了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近年来凹印机产品开始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真正有实力的厂家比例不大。过去4-5年是国产凹印机第一次重要的升级换代时期,不少于20家企业已经或宣称开发出了速度为120-200米/分钟的新一代采用自动套准控制系统的凹印机,其中陕西印刷机器厂、汕樟轻工机械厂、汕头市华鹰软包装设备厂,神力集团有限分司等属于最重要的一批厂家。

  但同时也应看到,此档次的凹印机安装数量很少,且运行稳定性,有效利用率还无法与进口设备比。应该说,国产凹印机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

  国产凹印机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总的生产能力在重要产品的印刷加工中还只能是起着辅助作用,这是因为:主要的软包装印刷企业基本上都采用进口设备,海内外知名品牌商品的包装在国内的印刷加工也都选用进口设备。

7走势需求

  我国凹印市场的走势大致如此:

  1.凹印企业综合实力普遍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开始采用进口或国内新开发的中高速凹印机。骨干企业在规模上和结构优化上跨地区合作。

  2.更加注重品牌形象,因此更加重视印刷质量和防伪,首先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对包装的要求有着与在其它国际市场同一的要求;其次是国内(包括台、港、澳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努力地改进品牌形象;另外,国内长期存在技术越来越高的假冒伪劣产品这也促使品牌企业不断改进包装、提高防伪技术。

  3.印刷企业与包装使用厂越来越注重建立更紧密长期的合作关系。

凹印机凹印机  近年来,不少知名企业投资组建自己的配套印刷厂,或通过招标选择合作印刷厂家,或是跨省市建立分公司以保持与包装厂生产基地的最近距离。

  4.中西部企业数量增长较快、新建企业起点较高。

  5.更加注重环保与卫生。

  这是凹印市场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地提高环保与卫生水平已逐步成为印刷包装企业技术改造的出发点和自觉行为。

  凹印市场的上述变化:决定了用户对于凹印机的需求也将有新的特点,比如:

  1.凹印机本身来看,对其性能的要求仍将是多层次的。

  价格虽然仍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机器性能特别是稳定性将更受重视。国产的非自动低速凹印机仍有相当大的市场;宽幅、低价、中速(100-150米/分钟)的凹印机将成为国产设备的主体,国产凹印机主要竞争对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是亚洲制造商,宽幅、准高速(200-250米/分钟)的凹印机将以进口设备为主体。虽然8色以下、10色以上的凹印机都有市场,但大多数凹印机将采用8-10个印刷单元。

  2.对凹印设备制造商来说,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市场战略、产品质量、技术服务将是同等重要的。

  开发能力差、服务跟不上的制造商将被兼并、淘汰;国内最后相当比例的制造商将被迫退出此市场。

  3.对各国和各地区产品的需求将发生变化,从亚洲产品为主转向欧洲与亚洲并重。亚洲设备在比例上将会减少,欧洲设备将明显增加,国产设备将越来越集中在一些重要的制造商。

  那些主要以中国为市场的外国制造商和那些只以某些地区为市场的国内制造商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伴随竞争和分化,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制造商,在中国市场上数量都将越来越少。从较长时间看,进口凹印机与国产凹印机的局面极有可能将出现类似于胶印机的情况:少数一些制造商控制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8产品现状

  1.国产凹印机产品、技术性能、功能配置点评。

  首先,起步较晚,起点较低。我国机组式凹印机生产是从8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目前绝大多数产品还是手动、半自动低速机型。

  其次、我国凹印机制造水平在近4-5年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自主研制开发的速度在120米/分钟以上的凹印机是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的,目前已有多家生产商开发出最高速度达150-200米/分钟的凹印机,各种涂布复合机、分切机、自动套准控制系统等都有性能不错的产品,一些产品的部分元器件和功能已达到90年代初期国际水平,在与国外厂商争夺国内市场的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自信和实力。在最近两年的国际招标中,国产设备几次有不俗的表现,已经有一些厂家的产品销往东南亚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2.国产凹印机与台湾、韩国、日本和欧美产品的差距。

  国产凹印机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但与其它一些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与亚洲产品(包括日本、韩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比较,我们的主要差距是:速度、稳定性、市场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

凹印机凹印机  国产机一般印刷速度在150米/分钟以下,而亚洲的先进设备都在150-250米/分钟之间;国产设备宽幅机比例较小,目前最多生产出10个色组,没有联线加工(如复合、分切)单元,也没有“串联”式配置(双放双收型)。这至少表明我们缺乏相关经验。

  一部分国产凹印机在印刷速度、控制系统、价格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已可以与大多数进口凹印机抗衡,但稳定性却相差明显。新开发的国产机有相当一部分安装调试后不能顺利通过验收,运转过程中质量和效率都不能令人满意。

  国产机绝大多部分只在国内市场销售,出口才刚刚开始。

  总的来说,我国与日本的技术大约相差10-15年时间,部分元件、结构达到日本90年代初期水平,而与韩国设备相差应当更小一些,正在接近台湾设备的技术水平。

  与欧洲产品相比,国产凹印机差距更大一些。理由是欧洲设备已达到了速度更高,功能更强,在世界市场具有更重要的地位。与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制造商相比,国产凹印机总体技术水平还有不小距离。

 国产凹印机的产品现状和发展

  1.国产凹印机产品、技术性能、功能配置点评。

  首先,起步较晚,起点较低。我国机组式凹印机生产是从8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目前绝大多数产品还是手动、半自动低速机型。

  其次、我国凹印机制造水平在近4-5年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自主研制开发的速度在120米/分钟以上的凹印机是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的,目前已有多家生产商开发出最高速度达150-200米/分钟的凹印机,各种涂布复合机、分切机、自动套准控制系统等都有性能不错的产品,一些产品的部分元器件和功能已达到90年代初期国际水平,在与国外厂商争夺国内市场的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自信和实力。在最近两年的国际招标中,国产设备几次有不俗的表现,已经有一些厂家的产品销往东南亚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2.国产凹印机与台湾、韩国、日本和欧美产品的差距。

  国产凹印机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但与其它一些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与亚洲产品(包括日本、韩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比较,我们的主要差距是:速度、稳定性、市场国际化水平相对较低。

  国产机一般印刷速度在150米/分钟以下,而亚洲的先进设备都在150-250米/分钟之间;国产设备宽幅机比例较小,目前最多生产出10个色组,没有联线加工(如复合、分切)单元,也没有“串联”式配置(双放双收型)。这至少表明我们缺乏相关经验。

  一部分国产凹印机在印刷速度、控制系统、价格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已可以与大多数进口凹印机抗衡,但稳定性却相差明显。新开发的国产机有相当一部分安装调试后不能顺利通过验收,运转过程中质量和效率都不能令人满意。

  国产机绝大多部分只在国内市场销售,出口才刚刚开始。

  总的来说,我国与日本的技术大约相差10-15年时间,部分元件、结构达到日本90年代初期水平,而与韩国设备相差应当更小一些,正在接近台湾设备的技术水平。

  与欧洲产品相比,国产凹印机差距更大一些。理由是欧洲设备已达到了速度更高,功能更强,在世界市场具有更重要的地位。与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制造商相比,国产凹印机总体技术水平还有不小距离。

三晶S350凹印机张力控制系统方案

一、工艺要求

凹印机两级牵引中间是印刷单元,对套色精度要求非常高,需要高稳定性张力调节。主电机及两级牵引需要采用带张力反馈的闭环控制。

二、方案特点

1、三晶S350变频器配置为:主电机:1台,收卷:2台,放卷:2台,牵引(收):1台,牵引(放):1台。主速度(主频率源)由主电机变频器FM端子给定,然后在触摸屏上输入版辊直径(或周长),由PLC计算当前线速度对应的模拟量,经过D/A通道输出给收放卷及牵引变频器的VI端子。凹印机变频器凹印机变频器

2、根据该线速度信号及张力反馈,由PID计算出辅助频率叠加作为牵引变频器的最终输出频率,通过微调PID可保证同步。

3、收放卷变频器根据线速度自动计算出当前卷径,根据卷径的变化再计算出各自当前的主频率,叠加后由张力反馈信号经PID计算出辅助频率,作为最终输出频率。

三、方案优点

1、主机和牵引变频器均采用有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调速精度可达0.02%,收放卷和牵引控制均带有张力控制,同时利用变频器内部的卷径计算和PID调节来完成收放卷,确保系统控制精度高、响应快。

2、可实现高速不停机自动换卷,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整个系统线路简单,PLC只需完成简单的逻辑控制和主速度处理即可,而由变频器来完成大量的张力控制及运算,省去大量A/D、D/A模块(降低了对PLC的硬件要求),因此可节省高额的软件开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