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冷轧带钢

发布时间:2022-03-03 22:09

1简要介绍

冷轧带钢冷轧带钢带钢在冷状态(常温)条件下,或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经轧制后达到塑性变形的目的,通常称为冷轧带钢,习惯上往往叫做冷带。冷轧带钢一般只标出其厚度和宽度,并附以卷重,其实际长度亦即暗含在卷重之中。

 

2计算公式

G=π/4•(D2—d2)•B•γ•k

式中,G——带钢卷重量,kg;D——带钢卷外径,mm;d——带钢卷内径,mm; π——圆周率,3.14;B——带钢宽度,mm,γ——带钢密度,γ=7.85g/cm3;k——卷紧系数,有张力时取0.95~0.98,无张力时取0.90,热轧带钢卷取0.90。

 

3分类介绍

    冷轧带钢的种类很多,用途也很广泛。为了区别各种化学成分和各种用途的带钢,便于选择和使用,必须了解钢号,而钢号的表示方法又和钢的分类有密切关系。

    钢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根据钢的获得方法,钢的化学成分,钢的质量和钢的用途分类

1.根据获得方法分类

   根据不同的冶炼方法和设备,可以把钢分为三种:

    (1)平炉钢  从平炉(西门子一马丁炉)中冶炼出来的钢。一般都是碱性,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在酸性平炉里炼制。目前平炉钢已淘汰。

    (2)转炉钢  从转炉中冶炼出来的钢。除了可分为碱性和酸性转炉钢外,还可分为底吹、侧吹和顶吹转炉钢,这两种分类又常常混合使用。例如,贝塞麦转炉钢为底吹酸性转炉钢,托马斯炉钢为底吹碱性转炉钢。目前,我国生产量最大的是碱性侧吹转炉钢和顶吹氧气转炉钢。

    (3)电炉钢  在电炉中用电热冶炼出来的钢。钢液不与燃料的火焰接触,清除杂质较易,温度也容易准确地控制。因此,它的质量非常高,可以冶炼质量优越的钢。电炉钢可分为电弧炉钢,感应电炉钢(也称高周波电炉钢)、真空感应电炉钢和电渣炉钢等等。通常,大量生产都是以碱性电弧炉钢为主。

    按脱氧程度和浇注制度的不同,碳素钢又可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和半镇静钢三类,

    合金钢一般都是镇静钢。

    

2. 根据化学成分分类

    根据钢的化学成分,可把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种。

(1)  碳素钢  根据含碳量的不同,大致又可分为:

低碳钢:含碳量在0.25%以下的钢;

    中碳钢:含碳量在0.25%一0.6%之间的钢;

    高碳钢:含碳量在0.6%以上的钢。

    (2)合金钢  根据钢中所含主要合金元素的种类,可分为锰钢、铬钢、镍钢等。

    依含合金元素总量的不同,大致又可分为:

    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在5%以下的钢;

    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在5%~10%之间的钢;

    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量在10%以上的钢。

    

3. 根据质量分类

    根据钢中所含有害杂质的多少,可以把钢分为普通钢、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三大类。

    (1)普通钢  一般指含硫量不超过0.050%,含磷量不超过0.045%的钢,但酸性转炉钢的硫磷含量允许适当放宽。普通碳素钢已改名为碳素结构钢,其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Q、屈服点数值(195,215,235,255,275)、等级(A、B、C、D)和脱氧方法符号(沸腾F,半镇静b)表示。

(2)优质钢  含硫量不超过0.035%,含磷量不超过0.040%的结构钢,含硫量不超过0.030%,含磷量不超过0.035%的工具钢。其它非特意加入而是从原材料带入的残余杂质,如铬、镍、铜等的含量,也有一定的限制。

(3)高级优质钢  属于这一类的钢一般都是合金钢。钢中含硫量不超过0.025%,含磷量不超过0.025%。其它混入杂质则限制得更严格。

    

4. 根据钢的用途分类

    根据钢的用途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钢三种。

    (1)结构钢  这种钢是用以制造机器零件、机床、桥梁,厂房结构及其它结构用零件等。结构钢又可分为两种:

    碳素结构钢:不含有特殊元素,含碳量在0.70以下的钢。

    合金结构钢:含有特殊元素,并在规定含量范围内的钢。合金结构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

    (2)工具钢  这种钢是用以制造各种工具。工具钢可分三种:

    碳素工具钢:含碳量在0.7%~1.3%范围内的钢。  

    合金工具钢:钢内含有较高的合金元素,钢的物理性能很强,具有较高的耐用性。

    高速工具钢:钢内含有高的耐磨(W,Cr,V等)合金元素,在高温下(600'C)尚能保持切削性能。

(3)特殊钢  在特殊工作环境中,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能的钢,总称为特殊钢。特殊钢可分以下四种:

耐热不起皮钢:凡在高温下,对于气体的浸蚀而不起皮的钢,称为不起皮钢。凡在高温下(900~C或1100~C以下)能保持足够的强固性和抗氧化性能的钢,称为耐热钢。这两种钢的总称为耐热不起皮钢。

不锈耐酸钢:凡在空气中能抵抗腐蚀作用的钢,称为不锈钢。在某些化学浸蚀介质中能抵抗腐蚀作用的钢,称为耐酸钢。这两种钢的总称为不锈耐酸钢。

    电热合金:具有较高的电阻,并在高温下具有良好抗氧化性能的合金,称为电热合金。

    磁性材料:这种材料,在强磁场或弱磁场下具有良好磁性。

上述四种分类法,只是最常见和常用的几种。除此以外,还有其它的分类方法,例如,按金相组织分类,又可分为按退火后钢的金相组织分类、按正火后钢的金相组织分类,以及按加热和冷却时有无相变和室温时的金相组织分类等等。以上各种分类法,主要是根据不同需要或不同场合而采用的。在某些情况下,往往是把几种分类方法混合使用。

 

4编号介绍

钢的分类只能把具有共同特征的钢种划分和归纳为同一类,不可能将每一种钢的特征全部反映出来。因此,为把每一种钢的特征反映出来,必须制定出一个统一的编号方法。这种编号方法,应该简明、容易记忆。我国规定了统一的表示方法,即用符号将每一种钢的特征全部表示出来,此方法规定:钢中的合金元素,用国际化学符号或汉字来表示,如“铬”或“ Cr”、“硅”或“Si”、“锰”或“Mn”、“钨”或“W”等。产品用途、冶炼和浇注方法,用汉字和汉语拼音字母表示,一般用缩写。含碳量与合金元素的含量,则用数字表示。结构钢的含碳量以百分之零点零一为单位。例如,平均含碳量为0.10%、0.25%、0.45%的钢,其钢号就应为“10”、“25”、“45”。工具钢的含碳量以百分之零点一为单位,如平均含碳量为0.8%的碳素工具钢,其相应钢号为“T8”。含碳量写在符号的最前面(合金工具钢的含碳量等于或大于1%者可不标出),而合金元素的含量,则写在该元素字母的后面。含锰量较高的钢,应将锰元素标出。例如:含碳量为0.65%,含锰量为0.7%一1.0%的钢,其相应钢号为“65Mn”。含硫,磷量较低的高级优质钢,则在钢号的最末尾加字母“A”予以标明。同时,为标明钢的用途,在某些钢号之前,再附以用途标号。通常,碳素工具钢加“T”,滚珠轴承钢加“G”等。

    

5表示方法

    冷轧带钢成品的铭牌上,一般都标有类似下列的字样:

    冷轧带钢T8A—P—Ⅱ—BQ—T—1.0×55—GB3525—83。

即表示此冷轧带钢,是用含碳量为0.75%~0.84%,含硅量为0.15%一0.30%、含锰量为0.15—0.20%,含铬量为0.20%、含镍量为0.15%、含硫量为0.02%、含磷量为0. 030%的碳素工具钢T8A制造的,P表示厚度、宽度为普通精度,表面质量为Ⅱ组;BQ表示不切边,T表示退火状态交货,其规格为厚1.0mm、宽55mm,按国家颁布的GB3525—83标准生产和验收。

 

6生产特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仪器仪表、无线电,国防及航空航天工业等尖端技术对带钢的品种、规格,性能和质量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热轧带钢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轧制机械设备和工艺过程的不断完善中,冷轧带钢的生产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发展,使其在轧钢生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当需要生产厚度减小到一定尺寸的薄带钢时,大多数都采用冷轧方式。因为冷轧的采用为提高带钢表面质量、改善力学性能和获得精确的尺寸偏差提供了保证,所以现代国外的带钢,大多是热轧后又进行冷轧。美国直接使用的带钢,几乎都是冷轧交货的。

冷轧按其特征来说,与热轧有着严格的区别。冷轧可以获得远较热轧所能生产厚度小得多的产品。尽管在热轧时,带钢的塑性变形较好、变形抗力低及具有生产率高等优点,但从一定的厚度(通常为1.8~2.5mm范围内),继续减缩带钢的厚度,以达到所要求的成品厚度,热轧方式是难以完成的。因为热轧过程中,随着带钢厚度变薄,带钢温度迅速降低,特别是对于截面小的窄带钢,头尾温度差别很大。带钢在热轧过程中的这种温降,以及由于冷却的差异而引起的温度不均匀分布,使热轧的温度不易控制,带钢的塑性变形不易均匀,尤其是在轧制厚度小而长度大的带钢时,这个问题更显得格外突出。

冷轧生产方式,解决了上述缺陷。就是说它不存在热轧带钢生产中所特有的温降与温度不均的问题,因而可以保证产品获得厚度甚小(可达0.001mm),长度很大的带钢。

冷轧配以正确的热处理,就能够制造出依带钢的用途而决定的具有最好性能的产品。诸如生产深冲压用的带钢以及其它软状态带钢。这种状态的带钢,往往具有高的延伸性,低的强度或硬度,以保证深冲的需要。

冷轧时,由于产生“加工硬化”效应,显著地改变了带钢的学力性能。因此借助冷轧时带钢“加工硬化”的作用,用选择冷轧时的压下量和选择热处理制度的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在很大范围内调整带钢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诸如冷硬状态、特硬状态、软状态、半软状态、半硬状态等各种状态的产品,这是热轧所不能达到的。

虽说热轧后带钢的力学性能,在某种条件下能近似冷轧退火后的力学性能,但这种力学性能既不同于完全冷轧后的,也不同于完全退火后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往往低于完全冷轧而高于完全退火的,其延伸性也低于完全退火而高于完全冷轧的。问题最大的是,热轧后带钢的力学性能波动很大,一般是难以控制的。热轧的产品,实际上不能满足各部门所要求的各种力学性能,特别是特硬和特软产品的力学性能。

此外,冷轧完全可以保证带钢的精确尺寸和相当均匀的性能,获得比热轧所能保证的厚度和宽度偏差精确得多的产品,这对于生产某些产品是完全必要的。

热轧产品允许的尺寸偏差,远较冷轧产品大,这是由于热轧不能得到精确的厚度与宽度尺寸。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使用了变形量要求较大的热轧机设备,不可能给予所轧制的带钢以精确的厚度;另一方面,由于在高温下带钢本身及轧辊的弹性限度都大大地被降低,因而也就不可能保证产品的精确的尺寸偏差。

 表面状态是一般带钢重要的要求之一,因为带钢的表面质量将直接影响带钢的使用性能。

 目前的热轧工艺水平尚不能保证带钢表面免于氧化,以及由于氧化铁皮而带来的表面质量不良,因此它不适于生产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的带钢。然而,由于带钢的冷轧往往是在室温下进行,其表面不产生氧化铁皮,因此能保证产品获得较高的表面光洁度(通常达Rz=3.2~0.8μm)。由于冷轧后的带钢表面良好,不存在热轧带钢常出现的麻点、氧化铁皮压入、粘结等缺陷,故在许多情况下,不需再继续进行加工就能直接使用。

7优点介绍

①  能得到热轧方法很难得到的极薄带钢(薄达0.001mm);

②  能使产品具有很高且范围很广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

③  能保证获得高精度尺寸、厚度偏差小、沿带钢的宽度及长度方面的厚度均匀,板形良好、表面光洁的各种带钢;

④  成本低、收效率高;

⑤  轧制速度快,具有很高的生产率。

 

8生产流程

生产过程中,根据目的不同,通常将轧制分为粗轧、中轧和精轧。粗轧和中轧有些厂家统称之为粗轧。其主要任务在于减缩带钢的厚度,并使带钢在加工过程中承受适当的压力作用,以保持其良好的工艺性能,为精轧提供质量符合要求的精轧坯料。

一般粗轧与中轧要求有较大的压下率,较高的轧制速度,以获得较大的生产率。但其最大的总压下率,主要是由带钢本身塑性决定的,同时也受到轧制设备能力的限制。因此拟定粗轧,中轧工艺制度时,往往根据综合性能、设备能力及充分利用轧制带钢的塑性,并考虑“加工硬化”的影响,适当分配道次压下率,尽可能减少中间退火次数,以达到提高生产率,降低消耗和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由于粗轧、中轧时所产生的“加工硬化”只是间接地影响到成品的力学性能,而不能直接控制成品的最后性能,因此在整个轧制过程中,粗轧和中轧在经济上的要求,要重于质量控制的要求。

精轧是冷轧的最后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一环。精轧的目的,主要在于控制成品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控制成品的精确厚度和良好的板形以获得高质量性能和表面状态的成品。

精轧与粗轧、中轧虽然同属于冷轧,但在生产技术要求上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能精确地控制成品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在精轧过程中对精轧坯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精轧前的带钢,必须获得充分退火,以达到完全再结晶的状态。为了获得充分的退火,退火前的最后一次中轧必须有足够的变形量。精轧时所采取的道次下率必须适当,这就是必须根据成品的各项有关质量的技术要求,精确选定总的压下率及分配道次压下率。

为了能够精确地控制带钢厚度,必须尽量避免轧机各部件的弹性变形,特别是要避免轧辊的弹性变形。

在实际生产中,粗轧、中轧与精轧的设备,往往是分开的,但没有严格的划分。因为对于一些力学性能、尺寸偏差和表面状态要求不十分严格的产品,往往在中轧设备上即可生产出成品。但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特别是厚度较薄的产品,应当有中轧、精轧设备之分,亦即必须进行精轧。

 

9工艺特点

①  带钢在冷状态下轧制时,由于带钢加工硬化,则必须经过中间退火使之重新软化,并恢复塑性,以便继续轧制;

②  带钢坯在轧制前必须清除表面氧化铁皮,从而保证了带钢表面光洁度,并减少了轧辊的磨损;

③  采用张力轧制,保证了带钢的良好板形,控制了带钢厚度偏差,并减小轧制压力,有利于轧制薄规格产品。

④  采用工艺冷却和润滑,便于控制轧辊与带钢的温度,减少轧辊与带钢间的摩擦并降低轧制压力,有利于板形控制并防止了带钢的粘辊。

 

 

10生产技术

冷轧带钢生产的工艺过程对于不同的钢种特点是有所不同的,如为了使带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组织,轧制部分高碳钢、合金钢时,有必要在冷轧前将热轧带钢退火,其原因是,热轧过程无法使这些带钢形成可塑性组织。

带钢的技术要求,通常在国家和冶金工业部的有关标准中有详细的规定。所有这些技术要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冷轧带钢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冷轧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冷轧带钢的技术要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  板形和尺寸精度方面的要求:包括带钢长度方向的弯曲程度(即镰刀弯),板形平直度以及带钢的尺寸偏差范围;

②  表面质量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强调带钢表面的质量,如划痕、刮伤、凸凹面、辊印、碎边、斑点等缺陷不得超出标准。

③  性能、组织和化学成分方面的要求:这个方面的要求涉及面较大,其性能的要求包括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如弯曲,焊接、冲压性能等)和特殊物理、化学性能(如磁性、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等)。其中最普遍的是力学性能,它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延伸、冲击韧性等多个参数。

 

由于冷轧带钢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带钢本身的化学成份和组织结构,因此在技术要求中,对化学成份规定了一定范围。有时还提出带钢组织结构方面的要求,如晶粒度、脱碳层,碳化物不均匀度、碳化物网状和球化等。

了解带钢的技术要求,仅仅是明确了要求和工作目标,在实际生产中究竟采用哪些工序又如何制定各工序的具体工艺制度,还必须了解各钢种本身的特性。如:塑性高低 (软与硬)变形抗力大小(裂与不裂),再结晶晶粒长大倾向(金属组织的粗与细),加热与冷却有无相变,是否容易脱碳和氧化等等。以上就是冷轧带钢生产的主要依据。

不同钢种的带钢,在生产工艺方面,虽各有其特殊性,但也有其共性。由于每种带钢的技术要求和钢种特性不同,生产中就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和困难。例如,碎边、断裂、压不下去等,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从特殊性中我们也可知道,在冷轧过程中,带钢的裂与不裂,是冷轧成败的关键;带钢本身的软与硬是影响力能消耗的主要因素;带钢组织的粗与细、均与不均是决定产品性能好坏的主要方面。不管哪种带钢进行冷轧,都具有其特殊性,但都不可避免以下的基本工序:

①  轧制前的坯料,必须进行酸洗,

②  冷轧到一定程度时,为继续轧制,则必须消除“加工硬化”而进行热处理。

 

11相关信息

牌号

供货标准

供货尺寸

用途

SPCC

Q195

Q235-B

 

GB/T912

GB/T3274

宽度

mm

厚度

mm

广泛用于工程机械、交通运输机械、建筑机械、起重机械、农用机械及轻工民用等行业的一般结构件与冲压件

20~450

0.3~3.5

尺寸及外形允许偏差

牌号

执行的相应标准

SPCC、Q195、Q235-B

GB/T709

化学成分(Wt%)

牌号

C

Si

Mn

P

S

Cu

SPCC

0.02~0.80

≤0.10

0.15~0.30

≤0.045

≤0.050

≤0.050

Q195

0.06~0.12

≤0.30

0.25~0.50

≤0.045

≤0.050

≤0.050

Q235-B

0.12~0.20

≤0.30

0.30~0.70

≤0.045

≤0.050

≤0.050

力学性能

牌号

屈服强度RcL

Mpa

抗拉强度Rm

Mpa

伸长率A80mm

%

冲击试验(纵向)

温度℃

冲击功AkvJ

SPCC

≥195

315~430

≥33

 

 

Q195

≥195

315~430

≥33

 

 

Q235-B

≥235

375~500

≥25

20

≥27

热轧带钢常用牌号对照[1]

GB710

  GB711

  Q/BQB 302

  

  DIN 

  1614

  

  JIS G

  3131

  

EN 

  111

08

  

DD11

  

  

Stw22

  

  

SPHC

  

FeP11

08或08Al

  

DD12

  

  

RRstw23

  

  

SPHD

  

FeP12

08Al

  

DD13

  

  

Stw24

  

  

SPHE

  

FeP13

冷轧带钢常用牌号对照

GB11253

  GB710

  JIS G

  3141

  

  DIN

  1623

  

  EN

   1111

  

Q/BQB

  402

08

  

SPCC

  

  

ST12

  

  

  

SPCC

  

ST12

08或08AL

  

SPCD

  

  

ST13

  

  

  

SPCD

  

ST13

08AL

  

SPCE

  

  

SPCEN

  

  

ST14

  

  

ST15

  

  

  

SPCE

  

ST14

  

SPCEN

12行业动态

目前国内生产冷轧窄带钢的企业有上百家,基本都是中小型钢铁企业及民营企业,它们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一般在1-5万吨,规模相对较大的冷轧窄带钢企业有河北京华、河北东升、广州金莱、天津轧一、山东山口等企业。目前一些大的钢铁企业正逐步淘汰冷轧窄带钢产能,同时一部分有一定规模的民营钢厂也主要上马冷轧中宽带钢项目,冷轧窄带钢产能正向小型民营企业集中。近几年,国内冷轧宽带钢的产能不足刺激了冷轧窄带钢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冷轧带钢产量和消费量在我国的冷轧板带材的生产比重和消费比重在逐年升高,见下表。其中产量比重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05年的20.3%,而2006年因冷板产量增长较快,产量比例有所下降。消费比重从2002年的10.9%增长到2006年的15.8%,见下表。其中冷带包括冷轧窄带钢和冷轧中宽带,表中数据为估算。

国内冷轧带钢产量消费量占国内冷轧板带材产量消费量比例

单位:万吨

单位:万吨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预计

冷板带产量

1210

1330

1550

1970

2900

冷带比例

15%

17.3%

19.3%

20.3%

17.9%

冷板带消费量

2020

2400

2450

2650

3100

冷带比例

10.9%

11.5%

13.9%

14.3%

15.8%

与热轧带钢一样,作为一种落后产能,我国冷轧带钢产品仍有生存空间,其主要原因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即由于目前我国汽车等产业的规模有限,市场对冷轧宽带钢的需求量还受到一些限制,而我国轻工业、小五金等产品不仅国内需求巨大,并且这些产品也在大量出口,这些企业更多的选择价格较低的冷轧带钢,保证了冷轧带钢的市场需求。可以说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市场对冷轧带钢的需求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另外,随着近几年我国新上热轧带钢轧机的宽度不断加大,600-900mm的中宽带钢生产线不断抽产,这为加大冷轧带钢的宽度提供了条件,许多企业正是基于此上马了冷轧中宽带项目,以占据冷轧宽带和冷轧窄带之间规格的低端市场需求。

冷轧带钢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从冷轧带钢产能情况看,续2006年国内新增了270万吨冷带产能后,2007年预计还将新增冷带产能200万吨左右,其中冷轧中宽带钢产能在150万吨,使我国冷轧带钢总产能达到1200万吨左右,其中冷轧中宽钢产能达到350万吨左右。而2008年后拟建的冷带项目还有250万吨以上。整体上看,由于许多企业选中的冷轧中宽带项目,因而后续新增冷带产能将主要是冷轧中宽带产能为主。但从另一方面看,目前国内新上冷轧带钢轧机的主要是中小民营企业,其项目建设的不确定性较强,加上主要是一些技术能力较低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未来本身生存能力也有一定困难,这也将限制今后国内冷轧带钢产能的增长速度。同时随着国内冷宽带钢轧机投产力度不断加大,这会对未来国内带钢市场的发展空间产生较大制约作用。

从需求上看,近几年我国冷轧带钢消费的迅速增长主要源于部分企业根据生产需要适合选择低端低价的带钢作为生产原料。从目前形势看,一方面,在我国目前的国情条件下,板材类的需求仍会保持多层次,同时冷轧带钢的生产技术和品种质量水平也会有所提高,今后我国小五金、自行车等行业选用带钢的比例仍会保持相当规模,冷轧带钢在我国钢材产品结构中仍会存在较长时间。但从另一方面看,近几年国内冷轧宽带钢轧机投产力度也非常之大,这同样会削弱市场对带钢的需求水平,即未来带钢需求虽会保持在较大规模上,但冷轧带钢占国内板带材的生产消费比例不会有过大上升。总之,虽然近几年国内冷轧带钢产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目前我国冷轧薄板市场的产品结构,但随着国内冷轧机组的大量投产,带钢这种补充作用地位在下降。当然目前国内拥有大量的轻工业、小五金制造、焊管、型材加工等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简单产品过程中,采用价格相对较低的带钢作为原材料的意愿较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市场对板材类产品的需求会呈现多层次,即大量需要薄板,带钢也能保持相当大的市场规模。但从长期看,随着国内产品结构的升级以及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特别是目前国内薄板产能正不断增长,带钢产品终究会被宽带钢逐步取代,但在短期内这一趋势虽还不会太明显,但肯定会出现稳步下降的局面。[2]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