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发布时间:2024-07-05 10:30

1社会背景
儿童问题在全球都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每年针对儿童的安全问题国家都会制定一些相应举措,但仍旧不能够避免儿童走丢等问题的发生。伴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儿童智能手表也在市场大潮中崛起。
2设备问题
3电池续航时间
儿童定位手表随着可穿戴式设备概念的兴起,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可穿戴式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这些设备的出现在让我们感叹科技的日行月异,发展迅速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可穿戴式设备的瓶颈,续航时间短,在介绍之前,我们先来弄清电池续航时间这概念,所谓的电池续航时间是指电子产品在不外接电源适配器的情况下,单靠自身配备的电池所能维持运行的时间。
由于智能手表的体积很小,也就限制了它所使用电池的体积,众所周知,电池的容量大小与体积是成正比的,体积越小,意味着电池的容量越低,续航时间越短,体积越大,电池容量越大,续航时间则长。所以,对于智能手表来说,电池的续航时间是一个瓶颈,那是否有产品能够在较小容量的电池中,带来较长的续航时间呢?
分析儿童智能手表的电池,基本上都是采用锂电池技术,而现阶段在锂电池领域尚没有太大的技术突破,电池续航时间延长意味着体积增大,而作为智能手表,体积已经限定得非常有限,所以电池续航时间就成为了它的一个瓶颈,谁能在有限的体积下带来更长的续航时间,谁就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4另一种安全隐患
近年来,儿童走失、被拐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我国打拐风暴也从未间断过,虽然打拐效果显着,但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仍然时有发生,赵薇、黄渤、佟大为、张译、郝蕾等主演的“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在影院热播,引发了打拐话题的热议。江西上饶市弋阳县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件,致2名幼童死亡、1名幼童重伤,让人震惊的消息让儿童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儿童定位手表功能随着可穿戴市场的兴起,关于儿童的智能穿戴市场也自然成为了各大厂商竞争的对象,淘宝、京东等网站上面的儿童穿戴产品价格从便宜的两三百元到贵的六七百元不等,但产品仍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一家淘宝店里,某品牌的“远情”智能手表20天就卖了800多个。
但是智能手表的作用真的有这么大吗?一个幼小的生命就靠一款智能穿戴产品就能安全吗?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给孩子的智能手表设定一个范围,让孩子跑出家长的视野之外,虽然家长很快就收到了预警信息,但显示的孩子定位和最终找到的位置相差了1公里多,但从这一点来说,可穿戴的GPS定位功能就满足不了家长的需求。其次是电池,众所周知,目前市面上不管什么样的可穿戴产品,电池的低功耗续航问题一直是智能产品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没有哪一家公司真正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佩戴智能安全手表并非上上之策,儿童思维开放,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一旦戴着智能手表进学校上课,很容易分散孩子的学注意力,甚至会造成孩子的攀比心理,相信这也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给孩子的造成了另外一种“安全隐患”。
南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沈一兵也说过:“一孩子比较小,认知能力有限,可能会把这样的手表当成玩具,一旦真正发生危险,求救效果会打折扣。另外,高科技的东西也可能会失灵,功能不完善,甚至在使用时按错键弄巧成拙。”
“首先父母自己要具备应有的防范能力,学会处理危急事情的必要手段,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渗透安全教育,提醒孩子遇到陌生人或走丢后应该如何处理,学会一些自救办法,这才是最重要的。”沈教授说。
儿童被拐、走失事件频发,家长们为孩子配备这样的智能手表完全可以理解,但不能盲目地保护,要想做到让孩子真正的“安全”,笔者觉得还是要依靠教育为主,从小让孩子学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遇到危险如何应对等!教育孩子加强防范意识,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才是最好的办法。
5辐射超手机1000倍
儿童定位手表2015年9月13日上午,央视2套《第一时间》报道称,儿童手表在接听电话的瞬间,辐射比手机大的多,甚至超手机1000倍。[1]
分别从实体店和网上买了3块儿童定位手表,分别是148元、380元、798元。随后送到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广电工程学院进行辐射检测,同时用三部手机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在待机状态下,儿童定位手表与手机的辐射值相同,但在拨打电话时辐射值变化巨大,其中148元的儿童定位手表达到了手机拨打电话时1000倍。实验还表明,测试样本儿童定位手表的辐射值与价格并没有直接关系。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广电工程学院教师张杨表示,儿童定位手表的设计面积比较小,有时需要更好的信号要求和更准的定位,所以会将发射天线的功率设计的更大一些。
央视称,经过检测,对人体辐射在安全范围内的手机才能获得入网许可证,但儿童定位手表没有相应的入网标准。国内已有通信业内人士表示,发射功率较高的手表不易长期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