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信阳板栗

发布时间:2024-07-05 02:20

1简介

大别山区的河南信阳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温温暖,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四季分明,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板栗、银杏、红黄麻。其中尤以板栗的历史最为悠久,据说信阳县长台关楚王城出土的战国初期祭盘内就有板栗的残骸。

信阳是全国有名的板栗之乡,板栗年产量达数百万斤。具有个大、肉嫩、皮薄、味甜、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等特点,罗山、商城两县出产的油栗,则个小、皮薄、肉厚,且香味独特,不易生虫,便于储运,颇受消费者的青睐。

2食用价值

壳斗科乔本植物栗的种子。又称板栗、栗果。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和河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等地。秋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栗壳,薄衣(内果皮)备用。

[性能]味甘、咸,性温。能补肾强腰,益脾胃,止泻。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维生素B1、脂肪酶等成分。

[用途]用于肾气虚亏,腰脚无力;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便溏腹泻;久泻不止或便血。

[用法]生食或熟食,“而火煨油炒,胜于煮蒸。”(《本草纲目》)

[注意]生食不易消化,熟食、多食会滞气满中。

3附方

4栗子猪肾粥

栗子10个(或30g),每日清晨空腹嚼食,再进猪肾大米粥。

原于古代《经验方》。梁代陶弘景说:“相传有人患腰脚弱,往栗树下食数升便能起行,此是补肾之义,然应生啖。”孙思邈也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故本方用为要药。另服猪肾以助药力。用于肾虚腰膝酸软,脚弱乏力。

5板栗烧肉

栗子250g,猪瘦肉500g(切块)。先用适量食油、盐、酱、花椒炒过,加酱油、红糖炒拌均匀,添水焖煮至栗熟起即成。可分几顿食用。

本方以栗子滋养补脾,猪瘦肉益血补虚。佐诸调料,可健胃进食。用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虚损赢瘦。

6栗子山药姜枣粥

栗子30g,大枣10个,山药15g,生姜6g,大米100g。加水煮成稀粥食;或再加红糖调味食。

栗子能补肾、益脾而止泻。《本草纲目》说:“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故不可忽视。方中山药、大米亦益脾养胃之物,姜、枣、红糖能温养脾胃。用于脾胃虚弱、畏食冷物、少食腹泻,或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