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防伪油墨

发布时间:2022-04-08 04:54

1简要介绍

防伪油墨防伪油墨  防伪印刷油墨是防伪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防伪油墨是指具有防伪功能的油墨,该油墨是由色料、连结料和油墨助剂组成,即在油墨连结料中加入特殊性能的防伪材料并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特种印刷油墨。它之所以能防伪,是利用油墨中有特殊功能的色料和连结料来防伪的。

      如今,在许多防伪印刷的领域,防伪印刷油墨的使用非常广泛,如在各种票证、单据、商标及标识等的防伪印刷上,都使用防伪印刷油墨。这也主要是由于防伪印刷油墨具有防伪技术实施方便、成本低廉、隐蔽性较好、色彩鲜艳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开发的防伪印刷使用的油墨已达到几十种,按印刷形式可分为凸版印刷油墨、凹版印刷油墨、孔版印刷油墨、平版印刷(胶印)油墨和水性柔版印刷油墨等,按承印物不同又可分为纸张油墨、印铁油墨、新闻油墨、塑料油墨等。   

  防伪油墨是防伪技术最为重要的技术分支之一,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多,例如光学、化学、电磁学、计算机技术、光谱技术、印刷技术等,属于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其中化学防伪材料和技术是防伪油墨的基础技术,在研究和应用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油墨防伪技术是目前票据防伪、有价证券和商标包装领域中实用性非常高的技术,既能满足大众的一线防伪识别的要求,也能满足二线、三线的高级专家、管理部门的鉴别、监管的要求。   

  防伪油墨又被称为保险油墨、安全油墨,是在防伪领域使用最早的一种特殊油墨。   

  防伪油墨主要是为对付用退色灵等涂改票据的不法之徒而设计的,用于印制发票及一切有价证券的底纹,当遇到退色灵等化学药品作用时,这些底纹消失或变色,从而发现涂改的痕迹。   

  防伪油墨退色的机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使用遇退色灵就能退色的颜料,如一些盐基性染料等,二是使用遇到退色灵或其他一些化学物质就能变色的连结料如联苯酚等。两种方法都能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在防伪油墨中加入荧光材料,其防伪包装的效果会更好。   

  防伪油墨,指具有防伪功能的油墨,即在油墨连结料中加入特殊性能的防伪材料,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特种印刷油墨。

2防伪原理

防伪油墨防伪油墨  通过施加不同的外界条件,主要采用光照、加热、光谱检测等形式,来观察油墨印样的色彩变化,达到防伪的目的。

3实施方式

  以油墨印刷方式印在票证、产品商标和包装上。

4优点介绍

防伪油墨防伪油墨  操作简单、成本低、隐蔽性好、色彩鲜艳、检验方便(甚至手温可改变颜色)、重现性强,而智能机读(机器专家识别)防伪油墨由于检测复杂、重现性强、变色多样等优点,是各国纸币、票证和商标的首选防伪技术。   

5种类介绍

  种类: [1]  

  具有防伪性能的油墨,一般包括:

  (1)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

  紫外激发荧光防伪油墨是在油墨中加入具有紫外线激发的可见荧光化(络)合物。防伪特征是在紫外光(200~400nm)照射下发出红、黄、绿、蓝(400~760nm)的可见光。有短波紫外线激发可见荧光防伪印刷油墨(激发波长为254nm),和长波紫外线激发可见荧光防伪印刷油墨(激发波长为365nm)两种。

  (2)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

  日光激发变色防伪油墨防伪特征是在阳光下油墨可从无色变有色,或变色(如由桔黄色变黑色)。此油墨貌似阳光下变色,实质上是因紫外线照射,能发出400~760nm可见光,从而改变了原色。

普通胶印荧光隐形油墨及喷码印刷油墨也有利用微胶囊包裹技术对荧光颜料进行加工处理而成的,它也能在塑料膜上直接进行涂布。

  (3)磷光防伪油墨(或称蓄光防伪油墨) 

  蓄光油墨是荧光油墨的一种,蓄光颜料中含有磷光效果的某些硫化物/铜荧光物、硫化钙/铋荧光物等,国内也有开发使用有机磷光物质的。磷光防伪油墨必须具有以下防伪特征:不仅紫外灯激发发出可见光,关掉紫外灯还能继续发光。

  (4)红外防伪油墨 

  ① 红外滤光油墨(黑色):可透近红外光(如840nm)、滤可见光的油墨,利用对近红外光敏感CMOS镜头可探知红外滤光油墨下对近红外光有不同吸收率的印刷图文。

  ② 上转换红外荧光油墨:对预定部位,使用红外防伪鉴别器的红外光进行照射,有预定荧光颜色图文显现,停止照射则恢复常态。

  ③ 红外吸收打印油:用红外吸收染料制成近似透明的打印油,利用对近红外光敏感CMOS镜头,可探知红外吸收打印油打印出的图文。

  (5)热敏防伪油墨 

  在热作用下,能发生变色效果的油墨,通常又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种。通常所指的变色温度为34~100℃,手温变色防伪油墨是热变色防伪油墨的一种,指在34~36℃温度作用下,能发生变色效果的油墨。

  (6)压敏防伪油墨 

  在油墨中加入特殊化学试剂或压敏而致变色的化合物或微胶囊。其防伪特征是用这种油墨印刷成的有色或隐形图文,在硬质对象或工具的摩擦、按压时,即发生化学的压力色变或微胶囊破裂染料的色变。现有有色和无色之分,压致显色有红、绿、蓝、紫、黄等多种颜色,可根据用户的要求选择显示的颜色并设计暗记。

  (7)水敏防伪油墨

  水敏防伪油墨的色料中含有颜色随湿而变化的物质。防伪特征是干燥状态为无色,潮湿状态变有色。此油墨有可逆和不可逆两种,有蓝、绿、红、黑四种颜色选择。

  (8)磁性防伪油墨 

  磁性防伪油墨的磁性是油墨中含有的磁性原料产生的,最好的磁性原料为四氧化三铁和氧化铁。这些原料大多为小于微米的针状结晶,这样的颗粒大小和形状使它们极易在磁场中均匀排列,从而得到比较高的残留磁性。带有这种残留磁性的符号与数码,通过自动处理装置内的摩擦作用而实现辨认识别功能。它是最常用的防伪油墨,其突出的特点是外观色深,检测仪器简单。

  另一种磁性防伪油墨是将弱磁粉制成磁性油墨以PS胶混版、丝网等印刷方式,将其信息特性(如码条、码宽、码距)和磁特性(剩磁比例、矫顽力比例)进行混合编码,用此种磁性防伪油墨印成的图文要隐含磁码鉴别仪进行识别(以冲击法传感作快速磁性测量,准确测试编码材料的各种特征,并完成逻缉译码)。磁码防伪标识可利用专用鉴别仪器对印制的编码磁性条码读出,形成声或光信号,达到二线识别。

  磁性印刷品是在纸张或塑料片基上敷以磁层,在其他部分可印上图文,获得视觉信息。磁层上利用磁畴翻转(要求较高矫顽力)能写入、读出数据。磁性油墨首先在银行和邮政业务中使用,用于银行对票据的自动处理、邮局对信件的自动分拣,所以磁性油墨被用于印刷数字和字母,使用磁性油墨字母识别法(即MICR)能对印刷的数字和字母进行自动识别和处理。对于磁卡,要在磁卡的两面覆膜透明的PVC,用热压机压合,可保护磁卡,延长使用寿命。

  (9)光学可变防伪油墨(OVI)

  光学薄膜OVI型防伪原理是色料采用多层干涉光学碎膜(即能发生光学干涉作用的多层光学薄膜)片状粉末作为分散材料所制作,透明油墨基质将多层光学薄膜片状(要求正反面对称设计)粉末以定向方式固定在印刷基底上。可见光入射角变化时可目视变换颜色(如金/绿、品红/绿、绿/蓝、绿/品红、绿/黑、金/灰等)。我国1999年版人民币100元和50元也采用了该技术。迄今为止,市面上被查获的新版人民币假币有六种之多,未发现有使用了光学变色油墨的假币。目前,国内已有公司成功开发出类似产品,打破了美国和瑞士公司的垄断。新版港澳通行证上也已采用光变油墨防伪。在防伪方面,除政府用途之外,光变油墨已逐步被用于一些烟、酒、药、化工等民用品的包装印刷。应用光学变色油墨防伪技术,有如下优点:

  ① 光学变色油墨为典型的“一线防伪”技术。

  ② 产品设计和生产技术极具专业性,科技含量高,成本高,一般企业或个人难以涉及。

  ③ 证照上采用雕刻凹版印刷工艺的防伪可靠性极高。

  ④ 可提供专用色,进一步提高防伪可靠性。

  目前还有一种折光油墨也有折光变色效果(如母钛珠光油墨:在云母外包裹一层高折射率透明的二氧化钛。二氧化钛厚度不同产生不同的颜色,40~60nm是银色,60~80nm是黄色,80~100nm是红色,100~120nm是蓝色,120~160nm是绿色),由于其原材料加工简单,虽变色效果远不及OVI,但也能起到防伪效果,且成本相对低廉。此外液晶OVI型:其本征螺距与可见光波长相当,具有布拉格反射的光可变效果,应用深颜色背景上。

  (10)标记防伪油墨与化学加密油墨

  ① 标记防伪油墨

  标记防伪油墨体系包括智能防伪油墨、印油、鉴别仪等,是利用新的能谱(红外光谱、核能谱等)分析技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高科技产品。它主要表现在防伪材料的多变性,即材料由多种可变化学物质组成。在智能检测仪器方面,由于采用保密可检测物质,通过电脑专用接口、插板、软件程序来控制检测仪器窗口光敏元器件探测讯号,进行复杂的逻辑光谱数字处理,实现以专用智能防伪鉴别仪来进行定性、定量及讯号报警惟一性的检测。

  ② 化学加密油墨

  化学加密油墨防伪原理是在油墨中加入设定的特殊化合物。其防伪特征是在预定范围内涂抹一种解密化学试剂后,立即显示出隐蔽图文或产生荧光。不同的温度、气压下有不同的编码、译码化学密写组合。它也可用于防涂改,其防伪原理是在油墨中加入防涂改用的化学物质或具有显色化学反应的物质。防伪特征是遇到消字灵等涂改液时,防涂改底纹会出现消色或变色。遇到消字灵等涂改液时,印刷物有褪色、显色和变色等区别。防涂改防伪油墨必须具有以下防伪特征:对涂改用的化学物质具有显色反应。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