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发布时间:2022-04-07 05:54

1举例说明
边角料(边角余料)一般指带有平面的板材、型材而言。例如:在一块正方形的板材上面,最大限度地切下一个圆形面,其剩余的四个直角边与圆周线中间部分的剩余,就是边角料。无形的(如液体、沙子,石子)原料的剩余,不能称作边角料(边角余料)。
2ERP的边角料管控
边角料,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碎及下角料件。在某些行业,如钢铁、冶金、服装等行业,会产生大量的边角料,而又这些边角料的价值又非常的大,有些企业甚至靠卖边角料来维持自身的发展。所以,如何提高边角料的利用效率,控制边角料的使用,成为了某些企业,选择ERP的关键。
但是,现在很多ERP软件,无法很好的实现这一功能。他实现起来到底有什么困难呢?我们举例来说明。
边角料 如图,这块钢板,原先为2M*5M*0.05M规格的钢板,价格假定为1000元。现在需用2M*4M的钢板,裁切后,剩余2M*1M的钢板,即剩余1/5的钢板,理论上价值为200元。市场上实际价格为100元。
3ERP控管主要存在以下难点
1、 边角料如何编码?大部分时候,边角料规格都不是很统一,有时候,可能剩2M*1M,有时候可能剩2M*2M。是否每个尺寸的边角料都要编码?那会造成边角料的料号非常之多,管理起来非常麻烦。
2、 如后续的产品可以用到边角料,那MRP等需求计算如何去考虑边角料?领料时,如何优先领用边角料?
3、 边角料的成本如何计算?即整块钢板的价值如何在成品的成本与边角料之间进行分摊?
4易飞ERP解决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神州数码易飞ERP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二次开发。现在使用起来,已基本可以解决边角料的管控问题。
管理流程如下:
1、不通过易飞的工单来管理,而是通过易飞的联产品分解来进行
在工单分解单中,产品为一块钢板,把他分解为“2M*4M钢板”与“2M*1M钢板”,并且指定入库价值。若把边角料的价值全部计入到成品成本中去,那“2M*4M钢板”的入库价值就为1000元(有需要的话还要加上切割的成本),若成本是两者之间按比例分摊,则可以按一定的比例,输入入库价格。
2、工单分解单审核完毕后,会自动生成三张单据(二次开发完成):
(1) 领料单。领取2M*5M*0.05M钢板一张。
(2) 2M*4M钢板入库单一张,录到半成品库。
(3) 2M*1M钢板入库单依仗,录到原材料仓库。
若不进行二次开发的话,以上的单据都要手工开立,应客户的需要,进行了二次开发,把以上单据都自动生成。
3、完工,把入库单审核后,相关物料按固定的成本入库。
现在只剩下一个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边角料如何编码。在这个项目中,笔者跟客户的生产经理试用了两种方案。
边角料 一是每种规格的边角料都独立编号,只是编码规则跟其他物料编码不一样。是在原编码的基础上,后加二位流水码标识。如此的话,就可以明确的标识每一种规格的边角料。这在一些产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比较适用。因为其边角料就这么几个规格。但是,随着产品的增加,或者客户要求的变更,边角料越来越不规则。在这种情况下,跟生产经理确定了另外一种方案。
二是在上述的基础上,不再增加额外的边角料编码,而是把现有边角料进行分类归集,把形状、规格相近的边角料用同一个物料编码。另外,新增一个物料编码,用于那些不能再利用的边角料。
这么编码,解决了边角料的出入库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MRP的运算问题。
5方天ERP解决思路
据说方天ERP的副产品管理功能也可以实现这个需求。为此,笔者还特意找了个做方天ERP的朋友,通过他的系统演示,确实可以实现这一需求。
1、按正常的产品开工单、领料。
2、按工单生成入库单。在产品定义时,可以定义该产品入库时的副产品。入库时,会有两条入库记录-主产品与副产品。
这种解决方法同易飞ERP的解决思路大同小异。不过,从管理上来讲,方天ERP的解决方法比易飞erp的解决方法,管理要求更高。如要求预先确定产品会产生那些副产品,在产品处预先定义好。
我们设想一下,如主产品需要用到2M*1M的钢板,现有钢板规格为2M*5M、2M*3M、2M*2M的,那这个产品的副产品怎么设置?设置三个?遇到这种问题,就比较麻烦。若能在预先不定义副产品的情况下,直接在入库单中可以输入副产品,那使用起来,就会比较方便一些。
最后,笔者对边角料的处理,提二条建议。
一是,若边角料的价值不是很大,则没有进行管控的必要。因为,有可能管理的成本已经高于的边角料本身的价值,因小失大,不可取。
二是,对边角料进行编码时,要考虑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根据企业实际的产品类型、边角料的情形来考虑。一般来说,边角料分的越细,边角料利用的越充分。但是,相对而言,管理成本也更高。如新增加一个边角料,就要去调整BOM等信息表。第二个因素仍然是边角料的价值问题。价值大的,那就要相对来说,编的细一点。
6边角料的管理及处理误区
误区一:边角料处理必须等到手册核销时才能进行。
误区二:实际损耗与合同备案损耗不一致时,简单地以合同备案的损耗数量报税。
误区三:不同材料的边角料混在一起,因无法区分而认为可以不做记录。
边角料 当然,在边角料管理问题上,企业也有一些难点,需要认真地理解海关的规定,然后按照规定的精神进行处理。比如国内购买和进口同样的原材料一起生产时,进口原材料产生的边角料无法确定,企业很难确认申报征税数量。对于这些难点问题的处理,除了征询专业顾问公司关务专家意见外,建议企业在ERP系统中,可以先对不同来源途径的原材料进行分开编写料号,并且保持后续相关的单证,使之能有所区分。同时在向海关申请的合同中,将不同途径来源的原材料也分开备案。在核销时,这样就能够清楚边角料的来源,向海关征税的数量就能确认,避免产生因分不清楚国内原料或进口原材料产生的边角料,造成全部计征的状况。
7五条边角料管理的基本原则
1.无论何时,一定要先办理好向海关申报边角料内销征税手续后,再对边角料进行处理。
2.可以选择向海关提出将边角料退运出境的申请。核销时,提供有关退运证明材料即可。
3.如果无法内销和退运,边角料确实也没有任何再利用价值,可以向海关申请放弃边角料的处理。核销时,提供海关受理企业放弃货物的有关单证。
4.建立边角料进出仓账,随时了解边角料实际进出仓情况,为征税核准实际数量及边角料来源与去向提供有效的依据。
5.学会准确区分工艺损耗与非工艺损耗的区别,正确申报损耗。
边角料管理的问题看似小事,其实也是外资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关务管理问题。随着海关对企业关务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对企业实际物流监管不断加强,企业在管理好日常生产流程、物流进出的同时,对边角料的管理也应该像对其他物料管理一样的重视和关注,建立相关制度和相关单证与账簿,切莫忽视对边角料的日常管理与要求,不要因边角料问题处理不当造成处罚、甚至降级,最后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