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发布时间:2024-07-04 05:20

目录
1历史沿革
仙居县历史悠久。早在距今4000—7000年前,仙居一带就有人在这块土地生息繁衍。约7000年前,出现了 新石器时代的下汤新石器遗址。下汤遗址与本省 河姆渡、 良渚文化的遗址同时期,相比毫不逊色,为台州文明发源地。
仙居县 战国时,仙居为越国领土。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鄞县回浦乡。东汉时,仙居是国内高僧名道涉足之地,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建造的“石头禅院”(即石牛“大兴寺”),比国清寺建寺早400多年。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仙居立县,名乐安。隋、唐间几经废置,至五代吴越,宝正五年(公元930年),改名永安。宋时,仙居是国内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诏改今名。立县至今已有1600多年。
2行政区划
仙居县下辖7镇10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418个行政村。
街道: 福应街道、 安洲街道、 南峰街道。
镇: 横溪镇、 白塔镇、 田市镇、 官路镇、 下各镇、 朱溪镇、 埠头镇。
乡: 上张乡、 安岭乡、 溪港乡、 湫山乡、 皤滩乡、 淡竹乡、 步路乡、 广度乡、 大战乡、 双庙乡。
3政府领导
县委书记:林虹[2]
4地理环境
5位置境域
仙居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 台州市的西部,靠近东海,地形丘陵山地为主,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仙居县森林覆盖率达77.9%,东连 临海、 黄岩,南邻 永嘉县,西接 缙云县,北靠 磐安县和 天台县。在北纬约28.5°-29°之间,境内南北直线距离为57.6公里,东经约120°-121°之间,东西直线距离为63.6公里。
6地形地貌
仙居县地形属浙南山区一部。仙霞岭延伸至缙云分叉,绵亘本县南北边境,成钳形对峙。南为括苍山,主峰 米筛浪,海拔1382.4米。北为大雷山,主峰青梅尖,海拔1314米。仙居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9座。永安溪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境内全长116公里。仙居县地形从外向内倾斜,略向东倾,其间有大小不等、错落相间的谷地和盆地,其中下各、城关、田市、横溪等4个河谷平原面积较大。
7气候特征
仙居县属于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8.3℃,1月份平均气温5.6℃,7月份平均气温28.5℃。全年无霜期240天左右。雨量充沛,历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呈双峰型分布,前峰为梅雨,后峰为秋雨,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
8人口民族
2020年末全县户籍人口521235人,其中男性人口269240人,女性人口251995人,男女性别比为106.8:100。全年共出生4774人,死亡3094人,人口出生率9.17‰,死亡率5.95‰,人口自然增长率3.22‰。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登记。[3]
9经济发展
10综述
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2亿元,比上年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108.83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134.96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4:41.8:51.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5005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257美元),比上年增长3.1%。
2020年全年全县实现一般预算总收入32.96亿元,比上年下降5.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9.82亿元,下降6.0%。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6.38亿元,比上年下降10.9%,其中增值税8.28亿元,增长1.2%,企业所得税2.36亿元,下降7.2%,个人所得税0.86亿元,下降24.1%。全县财政总支出53.50亿元,比上年下降6.7%。其中,教育支出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05亿元,下降2.7%;农林水事务支出6.56亿元,增长1.4%;卫生健康支出5.60亿元,下降5.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44亿元,下降15.4%;交通运输支出3.43亿元,增长162.5%。
2020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111人,1252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32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
11第一产业
2020年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其中农业产值18.28亿元,比上年增长6.0%;林业产值2.38亿元,增长1.0%;牧业产值3.85亿元,下降8.4%;渔业产值0.69亿元,增长2.6%。202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38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9%。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8%,总产量7.75万吨,增长6.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16万公顷,比上年下降4.6%,其中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0.58万公顷,下降1.2%;中草药材播种面积0.19万公顷,下降5.5%;油料播种面积0.17万公顷,下降14.7%。年末生猪存栏7.29万头,比上年增长7倍,年内出栏3.32万头,增长72.9%;年末家禽存栏89.25万只,增长9.6%,年内出栏220.59万只,增长39.1%。全年肉类总产量0.57万吨,增长40.6%。
2020年获评全省第三届“河姆渡杯”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三年获评部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超标完成4000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项目。仙居杨梅、仙居鸡、仙居稻米创成省级示范性全产业链,仙居杨梅产业成功申报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项目。成功举办2020浙江“六月杨梅红”系列活动暨仙居杨梅节、九三学社浙江省第二届农业科技论坛暨2020中国·仙居杨丰山梯田丰收节、2020中国浙江·仙居杨梅(上海)推介会和浙江省重要客商“看基地·云助农”仙居名优产品推介会。搭建仙居邮掌柜和“康祥·小田埂”等农副产品居民配送平台,构建“基地直采+专线配送+百姓餐桌”配送模式,全程实现农产品“无接触配送”。
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高质量推进,创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78个省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创建工作总体进度基本完成。动态实现脱贫攻坚“三个清零”目标,低收入农户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市第一,64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实现“双指标”达标。助力旺苍县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一户多宅”及历史遗留非法住宅问题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已安置无房户、缺房户1563户,落实宅基地2728间,“整治‘一户多宅’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农业增产保供和农民增收多赢”做法获评全省“最佳实践”案例,相关做法获得省委书记袁家军同志批示肯定。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31公里,建成村级物流服务点86个。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任务全面完成,获评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12第二产业
2020年全县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和环保整改,全县工业经济实现扭负为正,呈现稳步复苏、逐季向好态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3.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2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75亿元,增长2.4%。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26大行业增加值17增9降,五大支柱行业3增2降。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及医药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5.36亿元、7.29亿元、17.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3.5%、0.5%;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31亿元和4.40亿元,下降3.2%和7.6%。企业产销受到疫情冲击,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91.09亿元,比上年下降1.8%,产销率96.2%,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企业效益保持平稳态势,实现利税2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利润18.84亿元,下降0.6%。
2020年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6.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3.4%。实现新产品产值64.09亿元,比上年增长7.4%;新产品产值率32.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新兴领域加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4.63亿元、6.59亿元、5.58亿元、2.14亿元,比上年增长0.7%、10.8%、12.0%、20.5%。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达18.67万元/人,比上年增长0.3%,人均创利税8.72万元。经济开发区扩容提质持续推进,“两村两企”搬迁全面启动,开发区获评省双创区域示范基地、产业链“链长制”试点示范单位。优亿医疗、金晟环保、肯特催化接受上市辅导,优亿医疗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8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培育库。新增“小升规”企业30家、“品字标”认证企业5家。发布各类标准12个。医械小镇成为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引进项目11个。
2020年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5.53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77.99亿元,其中完成省内建筑业产值61.37亿元,完成省外建筑业产值16.62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4.66万平方米。
13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7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85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4%(含金台铁路仙居段),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19.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1%。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性投资比上年增长15.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6%,民间投资下降6.2%。
房地产开发
2020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7.41亿元,比上年下降11.4%;房屋施工面积247.57万平方米,增长21.4%;商品房销售面积39.32万平方米,增长8.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7.68万平方米,下降1.0%。商品房销售额41.16亿元,比上年增长4.8%。
贸易、旅游
202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97亿元,比上年下降2.8%。按城乡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9.28亿元,比上年下降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69亿元,下降5.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89.59亿元,比上年下降5.2%;餐饮收入16.39亿元,增长12.6%。网络零售额21.41亿元,比上年增长36.4%。
2020年创成全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成为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旅游市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449.6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4.0%,实现旅游总收入158.42亿元,下降25.7%。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0.6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73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449.02万人次,下降23.8%,国内旅游收入158.31亿元,下降25.3%。景点门票收入2.18亿元,比上年下降18.5%。神仙居景区入选“2020年度中国旅游影响力品牌案例”,获评全省首批示范级文化和旅游IP,扩容一期对外开放,如意桥、卧龙桥等景点成为网红景点。完成环神仙居大花园示范带村庄立面改造12个,开工建设精品村5个。旅游度假区与台创园“双园合一”,生态停车场二期、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投入使用,华夏登云健康城对外营业,富民山庄、神仙居·悦城一期主体工程结顶,艾绿芳香度假小镇、悦榕庄、锦和养生度假酒店、新吉奥房车营地开工建设。文旅产业园创建获评省山海协作升级版最佳案例,花海仙境游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建成省3A级景区镇、景区村各5个;新增省等级民宿5家,其中白金民宿1家。
对外经济、合作交流
2020年全年实现外贸自营进出口5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出口57.31亿元,增长1.3%;进口1.88亿元,下降3.3%。在出口企业中,生产企业自营出口46.15亿元,比上年增长9.2%;三资企业出口8.36亿元,下降0.9%;外贸企业出口2.80亿元,下降52.2%。在出口产品中,医药化工类2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橡塑制品类2.97亿元,增长11.6%;机械制造类5.29亿元,增长10.1%;工艺美术品类19.67亿元,下降3.9%;其他类出口3.69亿元,下降47.5%。从出口目的地看,美国仍是最大出口国,受美国疫情快速蔓延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出口13.41亿元,比上年下降6.6%。金仓物流德国海外仓创成全市唯一省级公共海外仓。
2020年全县利用外资新签项目2个,协议利用外资250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01万美元。
2020年项目招引成效明显,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21个、20亿元以上项目5个,投资35亿元的仙居建筑工业化项目正式签约,新落地项目33个。市城投集团1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落户仙居。41个项目列入“2+6”重大项目清单,争取上级转移支付27亿元,获得用地指标1235亩,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7.3亿元。国有企业实现融资60亿元,其中国投集团发行中期票据5亿元,城发集团发行公司债5亿元。
银行、保险
202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5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549.72亿元,增长14.0%。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7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470.54亿元,增长14.2%。年末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318.53亿元,增长13.8%。
2020年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0.0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45亿元,比上年增长7.8%;人身险保费收入6.62亿元,增长5.6%。支付赔款和给付3.06亿元,比上年下降16.4%。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2.16亿元,比上年下降23.3%;人身险赔付支出0.90亿元,增长6.3%。[3]
14社会事业
15科技
2020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5家、省级首台套装备3项。甾体药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入围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创成首批“浙江院士之家”,进家院士63名;承办“浙江院士之家”建设现场推进会、院士专家论坛等活动,新签约院士合作项目5个。加快推进融杭接沪,先后与上海理工大学、杭州市余杭区签署战略框架协议,仙居-上海生命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投入运行,3500平方米科创飞地落户余杭。国家级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成功落户。2020年专利申请量1278件,比上年增长20.9%;专利授权数786件,增长42.4%,其中发明专利113件,增长29.9%,实用新型专利369件,增长43.6%,外观设计专利304件,增长46.2%。
16教育
2020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0所,在校学生总数80889人。其中,普通高中6所,在校学生9425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8110人;初中18所,在校学生21353人;小学39所,在校学生28551人;幼儿园75所,在园幼儿13254人;特殊教育1所,在校学生196人。普通高中高考稳定在较高水平,高考一段上线人数483人,2人被北京大学录取。学前教育补短成效明显,新建续建公办幼儿园14所,5家民办幼儿园开园。加快扩增教育资源总量,外语学校初中部、禾晟学前教育综合体等2个重点项目如期完工,白塔镇第一幼儿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官路镇初中扩建工程等7个重大前期项目顺利启动,对全县53所学校进行了校舍维修改造、场地维修改造及设施设备购置。通过全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县评估验收。
17文化
2020年入选全国“书香城市”,创成省级示范学习型城市。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功创建省级数字档案馆。非遗传承保护扎实推进,新增2个市级非遗项目,彩石镶嵌、龙凤八卦小夜灯入选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完成2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整改提升,新建55家农村文化礼堂、5家农村文化广场,新建11家图书馆,包括2家和合书吧、3家乡镇分馆、6个主题分馆,实现乡镇分馆全覆盖。坚决守牢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持续保持重大负面舆情零发生。
18体育
2020年成功创建省级运动休闲小镇,“神仙居户外运动公园”、“第六届中国·2019 神仙居全球高空扁带挑战赛”入选省体育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库,神仙居攀越丛林荣获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全民体育健康发展,成功举办台州市体育旅游休闲节仙居站、神仙居全球高空扁带挑战赛、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神仙居站、仙居马拉松、苍岭古道健康游等活动,积极参加“好体育台州造”暨台州市首届体育消费展系列活动。竞技体育屡获佳绩,全县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31金61银35铜。
19卫生
2020年县域医共体全面深化,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引进省市名医工作室10家。年末拥有卫生机构264个,实有床位2237张,卫生技术人员3596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1472人,注册护士1547人,按户籍人口统计,每千人床位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医师(含助理)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4.29张、6.90人、2.82人和2.97人。
20社会保障
2020年末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6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1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5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0.1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8.3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10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年人均养老金为2380元/月,比上年增长5.6%;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1328元/月,与上年持平。
2020年圆满完成63件民生实事项目。创成省级无欠薪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545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41件群众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部实现一窗受理。“数字商贸”“数字食安”“亲农在线”等工作成效明显,入选全省首批数字生活新服务标杆县创建名单。全力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任务,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工作统筹推进,“银耀仙城”志愿服务创出亮点。截至2020年建成省级示范型居家养老照料中心20家,其中新建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家。年末全县20家养老机构共有床位3666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884张;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达到332家。1月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为每人每月810元,年末全县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226户、9802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5998.25万元,为困难群众守住生活“保障线”。完善困难群众大病救助机制,救助城乡患病困难群众8.38万人次,直接医疗救助1107万元。
21邮电
2020年末全县邮电局30所,其中邮政局19所。实现邮电业务收入4.65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91亿元,比上年增长9.4%,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等业务收入3.75亿元,增长13.1%。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43584户,比上年下降11.7%,移动电话用户476768户,下降9.8%,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330591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52439户,比上年增长5.6%,移动互联网用户410603户,增长5.7%。
22民生保障
2020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85元,比上年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5741元和24454元,比上年增长4.1%和6.5%。全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363元,比上年下降5.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7098元和18508元,比上年下降7.0%和3.7%。
23慈善事业
2020年新增慈善款(物)4280万元,发放各类救助款(物)3939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92万人次。慈善志愿者队伍全年开展农技咨询、法律宣传、医疗义诊和困难慰问等便民服务活动230余次,服务群众13万多人次,服务时长达6万小时,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绿色化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浙江司太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锦生被评为首届“长三角慈善之星”,6人被评为省“战役群英”先进个人。
24人才开发
2020年人才引育工作持续推进,新引进国家和省领军人才9人,市“500精英计划”人才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全县完成技能人才培训11231人,培养高技能人才1459人。
25生态建设
2020年深入践行“两山理论”,24项“两山指数”评估指标全部达标,完成省级“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创建计划,入围“两山”备选名单。创成省级美丽样板乡镇2个,居全市第一。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现代医化园区地下水污染问题明显改善,城区医化企业生产线全面关停。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清废”保卫战,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全年无重度污染天气出现。各功能区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入境冲背与出境罗渡水质功能达标率均为100%,水质均为Ⅱ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基本完成。推进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危废焚烧处置项目主体工程结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试点火。大力开展“蓝天保卫”、“双百”、“暗管排污”、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等专项执法行动,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26社会安全
2020年扎实抓好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平安仙居建设稳步推进。连续15年获得“平安县”称号,夺得一星平安金鼎。围绕“六清”行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创成“基本无盗抢县”,火灾起数、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6.5%、12.7%。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充分发挥金融保障作用,企业两链风险平稳,银行不良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P2P整治全部完成。牢筑“物防”战线,快速侦破非法销售伪劣口罩案,被中央电视台报道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大力创建“无信访积案县”,强势开展信访整治,积案化解率等指标跃居全市前列。
27城市建设
2020年深入推进“城村双改”,黄坦树社区入选全省未来社区试点创建名单。西门片区等安置区1647套安置房按时交付。完成景观照明改造工程,西门加油站道路、新水厂周边道路、永安溪绿道三期和盂溪绿道完成建设。外滩等片区“微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边角地整治14宗,新建公共停车场8个、停车位310个。完成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改造3个、公共厕所提标改造14个、道路改造2条。河埠大桥及连接线改造工程具备通车条件。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成立小区业委会47个。[3]
28交通运输
2020年金台铁路仙居段基本建成,站场至城区连接线周边基本完成综合整治。杭温高铁仙居段加快推进,永安溪特大桥基础基本完成。S208先行段开工。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987.51公里,公路网密度99.38公里/百平方公里或38.25公里/万人。其中高速公路105.68公里,一级公路82.49公里。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31公里,提升改造美丽公路86公里。
2020年全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573万吨,比上年下降15.5%,货物周转量43082万吨公里,下降40.7%;全社会客运量341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0.0%,旅客周转量5996万人公里,下降68.9%。
2020年全县年末汽车拥有量97337辆,比上年增加6654辆,增长7.3%,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91332辆,比上年增加6292辆,增长7.4%。[3]
29地方方言
仙居话,是一种 吴语方言,属于吴仙居县语台州片。
30旅游景点
2013年仙居县通过国家级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验收、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复评,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养生福地",神仙居景区正式开放,成功举办第10届浙江山水旅游节、第6届浙江油菜花节、2013中国·仙居杨梅节。环景公路白龙线正式通车,神仙居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大楼主体工程结顶,温泉体验中心一期、白塔文化旅游综合体、湿地度假酒店项目开工建设。2013年仙居县实现旅游总收入41.72亿元,比2012年增长27.2%。接待入境旅游者4804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53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429.17万人次,增长21.0%;国内旅游收入41.63亿元,增长29.0%。景点门票收入6768万元,增长30.6%。年末仙居县共有星级饭店4家,其中四星级1家;4A级旅游景区1处,3A级旅游景区3处。
仙居八景:包括“南峰钓艇”、“东岭晓钟”、“石龙霖雨”、“水帘瀑布”、“景星望月”、“锦凤冲宵”、“麻姑积雪”、“苍岭丹枫”。清翰林院编修潘耒记道:“天台深幽,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
人文景观:境内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的文物有7处,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的文物有43处,其中下汤新石器文化遗址、世界上最早的照明路灯石柱灯、国内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中华第一灯”针刺无骨花灯、“华东第一龙型古街”皤滩古街、道教第十洞天括苍洞等,历史文化价值很高,特别是针刺无骨花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距今约9000万年的恐龙化石、全国单字之冠摩崖石刻大“佛”字、填补浙江无岩画历史空白的朱溪汉代岩画、宋代大理学家朱熹送子求学的桐江书院、田市镇明朝石刻运河图、广度春秋古越文字等。
神仙居景区 神仙居以西罨幽谷为中心,形成峰、崖、溪、瀑景观。典型的流纹岩地貌,景观丰富而集中,奇峰环列,山崖陡峻,峰崖的相对高差多在100米以上,基岩落石处处成景,溪水与瀑布常年不断,幽深奇崛。有迎客山神、将军岩、睡美人、象鼻瀑、十一泄飞瀑等80余个景点。
神仙居总面积有15.8平方公里,神仙居景区是仙居五大风景区胜区之一,也是仙居风景名胜区的典型代表,曾在1997年组织的百家风景名胜点评选中被评为“游客最喜爱的美景乐园之一”,该景区被确定为“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
景星岩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 仙居县城城西27千米处,总面积2730公顷,海拔742米,与神仙居景区相邻。
淡竹原始森林位于仙居县西南部,距县城45千米,是仙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之一。景区内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完整多样的生物圈,拥有2000多个生物种类,其中保存完好的原始沟谷常绿阔叶林在国内罕见,尚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长叶榧、浙江楠、杜仲、厚朴木、金刚大、八角莲、金钱豹、穿山甲、五步蛇、蝾螈等上百个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享有“绿色基因库”和“天然药物宝库”之美誉。
高迁古民居 高迁古民居群位于风光秀丽的仙居县西部白塔镇,距县城19公里,拥山环水,交通便捷。
古民居群规模宏大,布局精巧,保存完整,递数百年而不衰。古民居外型优美,立面简洁,构架坚固,尤以镶嵌在门窗棂台上精美的石、木雕刻闻名遐迩。这些石、木雕刻玲珑剔透,风格多样,或古拙,或匀称、或简洁,或繁复,或遒劲雄奇,或细密工整。
响石山,原名猴山谷。位于仙居县横溪镇猴山根村附近的山上。
响石山景区为丹霞地貌,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内有金猴、情侣谷、虎踞峡、天生桥、月亮潭、石破天惊6个景区,80多个景点。仙猴迎宾、恐龙化石、九龙洞、神龟思夫、浮丘室、会仙阁、弃马涧、拜马涧、升仙坛、王子乔成仙处等景点,如群仙排队,时隐时现的猴子声声叫唤,让人留连忘返。
永安溪漂流清清永安溪是仙居的母亲河,被专家喻为“幽谷溪流、清澈见底、终年不枯、据水质专家分析可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现开辟的永安溪漂流河河段总行程7.68公里,以仙居土产的特制的竹筏作为工具,“小小竹筏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乘一叶竹筏顺流而下,或如履平地或急穿险滩,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碧水、蓝天、远山能让你品味到似水柔情般的逍遥温馨和两岸奇趣横生的田园景色。
皤滩古镇位于仙居县城西约25千米处。早在公元998年前,这里就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 个繁华的集镇。经过了千年的风云,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大量保存完好的民宅古居,以及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和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针刺无骨花灯,该灯在唐朝时即被送选皇宫作为宫灯,仙居也因此于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花灯)之乡”。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让你体会到千年文化的内涵。
油菜花田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种植了大片的油菜,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金黄 色点缀在群山之间,如诗如画,不仅成了农民增收的一项主要产业,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31著名人物
仙居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自唐至清,出过245位进士,其中首位进士是唐代著名诗人项斯,影响较大的有南宋名臣 吴芾、左丞相 吴坚,明代太子少师 王一宁、刑部尚书 应大猷、勇斗严嵩的右都御史 吴时来、监察御史应朝卿等。此外,还有北宋开仙居办学风气的 陈襄、揭竿起义的 吕师囊,南宋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的作者 陈仁玉,元代大书画家 柯九思等。
32荣誉记录
2018年5月,入围2018中国最美县域榜单。[4]
2018年6月,被评为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5]
2018年10月,仙居县被确定为“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6]
2018年12月,仙居县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7]
33城市排名
2018年10月,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榜单发布,仙居县排第68名。[8]
2018年10月,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发布,仙居县排第68名。[9]
2021年1月,入选“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排名38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