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二丁酯

发布时间:2024-07-02 12:30

1基本内容

二丁酯    二丁酯

   英文名称: Dibutyl phthalate

   CAS NO: 84-74-2 分子量: 278.34

  EC NO: 201-557-4

  分子式: C16H22O4

  中文别名: DBP; 酞酸二丁酯;二 丁基 酞酸酯;酞酸二正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酞酸二丁酯;1,2-苯二羟酸二丁酯;正丁基 邻苯二甲酸酯;宫殿油C

   危险品标志

  T:Toxic

  N: Dangerous for the environment

  风险术语 R50; R61; R62;

  安全术语 S45; S53; S61;

  物化性质 密度 1.043

  熔点 -35°C

  沸点 340°C

   折射率 1.491

   闪点 171°C

   水溶性 Slightly soluble. 0.0013 g/100 mL

  一、健康危害

  对人:最敏感的人可嗅到的阈浓度为0.00026mg/L。本品对眼的 光感反射作用的阈浓度为0.00016mg/L,而对脑 生物电活动的阈浓度为0.00011~ 0.00012mg/L。生产增塑剂的工人可患 多发性神经炎,脊髓 神经炎及脑多发神经炎。

  对皮肤和眼睛的作用:本品可经完整皮肤吸收少量。皮肤及眼粘膜一次接触本品后,并不引起刺激作用,而反复接触则可见到严重的刺激。根据某些 实验资料,它可引起烃度的致敏作用。

  对动物: 小白鼠吸入2小时 气雾剂的LD50=25mg/L。中毒期间可见对眼粘膜及 上呼吸道粘膜的强烈刺激, 呼吸困难, 共济失调,后肢麻痹;部分动物呈现浅表的麻醉,阵挛性惊厥。

  二、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本品也和其他酞酸酯一样,能引起中枢神经和 周围神经系统的功能性变化,然后进一步引起它们组织上的改变。有趋肝性。可引起轻度致敏作用。具有中等程度的蓄积作用和轻度刺激作用。

   急性毒性 :LD5012000mg/kg(大鼠经口);5282μg/kg(小鼠经口);LC507900μg/m3(大鼠吸入);2100μg/m3(小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1.25%×1年( 喂饲)部分动物第1周死亡,无组织病变发生;人经口10g恶心、头晕、流泪、 畏光、 结膜炎。

  在环境中的迁移: 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来说,水解作用、挥发作用和 光解作用都不是它们的重要反应过程。据估计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水解半衰期从 邻苯二甲酸二 乙基酯的3.2年到邻苯二甲酸-2-乙基 己基酯的2000年不等。由于其较低的 蒸气压,它们的挥发损失是很小的,或者几乎没有挥发损失。尽管目前尚没有见到有并邻苯二甲酸酯类光解作用的报道,但根据其在紫外光、 可见光范围内没有 光谱吸收这一现象可以推断,它们是很难进行 光化学反应的。实验研究表明,生物对邻苯二甲酸酯类有富集作用,这一结论被现场研究的结果所证实,因为实验者发现水生生物体内有明显的该类化合物的残留物。

  危险特性:可燃,遇明火、 高温、 强氧化剂有发生火灾的危险。流动、搅动会产生静电。燃烧时,该物质发生分解生成有毒烟雾与气体。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来源 类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WS/T149-1999 作业场所空气

   气相色谱法 《 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固体废弃物

  气相色谱法 《城市和 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 王克欧等译 废水

  色谱- 质谱法 《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 环境监测中心 水质

  5. 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5) 车间 卫生标准 0.5mg/m3

  前苏联(1975) 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最大允许浓度 0.1mg/m3(最大值)

  中国(GHZB1-1999)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 0.003mg/L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0.2mg/L

  二级:0.4mg/L

  三级:2.0mg/L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处置

  现场通风,排除一切火情隐患。应急处理人员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用 蛭石、干砂、泥土或类似 吸附剂吸附泄漏物,并收集到密闭容器内。

  二、 防护措施

  工作现场加强通风,严禁烟火。操作工人穿戴清洁完好的防护用具(最好使用丁基、氯丁、腈基或 合成橡胶制做),戴防化镜,选择适当 呼吸器。在空气中有高浓度本品时,要戴工业用A型 防毒面罩,而存在气雾时加用过滤器。采用过滤式A型防毒面罩。合成和应用本品时,特别是加热本品或含有本品的塑料时,要密封以防止蒸气和气雾外溢。对呼吸系统、肠胃系统进行定期检查。

  三、急救措施

  眼睛或皮肤接触后,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吸入后, 将口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输氧或进行 人工呼吸。食入后,漱口,给饮大量水,就医。个人防护和预防措施:

  灭火方法:用干粉、 二氧化碳、泡沫灭火。

  废弃物处置方法:焚烧法。

   上游原料 : 苯酐、 纯碱、 硫酸、 辛醇、异 丁醇、 正丁醇

   下游产品: 聚 醋酸乙烯乳液、有机玻璃(工业级)、 聚氯乙烯压延薄膜、 硝基漆类、Q01-1 硝基 清漆、Q04-2各色硝基外用 磁漆、Q06-4各色硝基 底漆、Q07-5各色硝基 腻子、硝基 漆片、过 氯乙烯漆类、G04-9各色 过氯乙烯外用磁漆、G06-4各色 过氯乙烯底漆、G06-5各色过氯乙烯二道底漆、乙烯 乳胶漆、双组分 环氧 酚醛防腐

   用途:

  本品是聚氯乙烯最常用的增塑剂,可使制品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但挥发性和水抽出性较大,因而 耐久性差。本品是 硝基纤维素的优良增塑剂,凝胶化能力强,用于硝基纤维素涂料,有良好的软化作用。稳定性、耐挠曲性、黏结性和防水性均优于其他增塑剂。本品也可用作聚醋酸乙烯、 醇酸树脂、硝基纤维素、 乙基纤维素及 氯丁橡胶、 丁腈橡胶的增塑剂。作为 纤维素酯、咸成及 天然橡胶、 聚苯乙烯的增塑剂;使聚氯乙烯及其 共聚物具有 耐寒性

  包装:200升 铁桶包装,每桶净重200公斤。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