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详情
发布时间:2024-07-24 17:40

1理化性质
氰烯菌酯属2-氰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原药外观为白色固体粉末;熔点123-124℃;蒸汽压(25℃):4.5*10¨5Pa;溶解度(20℃):难溶于水、石油醚、甲苯,易溶于氯仿、丙酮、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稳定性:在酸性、碱性介质中稳定,对光稳定。化学名称: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氰烯菌酯25%悬乳剂外观为可流动的灰白色悬浮液体,存放过程中可能出现沉淀,但经手摇动,应恢复原状,不应有结块。悬浮率≧90%;倾倒试验:倾倒后残余物≦5.0%;湿筛试验(通过75μm试验筛)≧98%,产品在常温条件下质量保证期为2年。
2产品毒性
氰烯菌酯原药和氰烯菌酯25%悬乳剂均为微毒杀菌剂。
氰烯菌酯原药和氰烯菌酯25%悬乳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 均>5000mg/kg,急性经皮LD50>5000mg/kg,对大耳白兔皮肤、眼睛均无刺激性,豚鼠皮态反应(致敏)试验结果为弱致敏物(致敏率为0);原药大鼠13周亚慢性喂养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雄性44mg/kg·d,雌性为47mg/kg·d;3项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未见致突变作用。
3哺乳动物毒性
对氰烯菌酯原药,雄、雌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 mg/kg。雄、雌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 mg/kg;对眼和皮肤无刺激性;致敏强度为Ⅰ级,属弱致敏物。95.15%氰烯菌酯原药对S.D大鼠13周喂饲最大无作用剂量(NOEL)
雄性为每日(44.10±3.04) mg/kg,雌性为每日(47.01±3.07) mg/kg。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均呈阴性,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对25%氰烯菌酯SC,雄、雌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 mg/kg雄、雌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 mg/kg;对眼、皮肤无刺激性;对皮肤无致敏作用。
总之,氰烯菌酯原药和25%氰烯菌酯SC均属微毒。
4生态毒性
国家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25%氰烯菌酯SC进行的环境安全性评价认为,该产品对蜜蜂、家蚕低毒,对鱼、鹌鹑等中毒,使用时注意对鱼和蜜蜂的影响。
鸟类:鹌鹑LD50(7 d)为321 mg/kg (体重)。鱼类:斑马鱼LC50(96 h)为7.70 mg/L。蜜蜂:LC50(48 h)为436 mg/L。家蚕:LC50(二龄)为536 mg/kg (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