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访中国商用飞机ARJ21总设计师陈勇
2024-08-04 07:19 22 0
五金汇
2024-08-04 07:19

  新华社香港9月29日电 题:让中国之翼翱翔蓝天——访中国商用飞机ARJ21总设计师陈勇

  新华社记者战艳

  “ARJ21新支线飞机正式投入运营3个月后,第二架飞机29日正式交付客户,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第二架飞机已进行了改进,才交付到客户手中。”中国商用飞机ARJ21总设计师陈勇2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成功可以来得慢一点,但这个成功会是更大的成功。”陈勇在香港出席“创科博览2016”时说。博览会展览了50项尖端科技,其中包括C919大型客机1:10剖面模型和ARJ21新支线飞机1:10剖面模型。

  据介绍,ARJ21已获得19家国内外客户300多份定单。它自2002年4月立项后,2008年11月28日在上海首飞,2016年6月28日正式在首家客户——成都航空公司投入航线运营,目前每周二、四、六往返于成都与上海之间。C919大型客机于2008年开始研制,预计年底前首飞。目前,C919大型客机国内外客户数量为21家,总订单数达到514架。

  陈勇说:“中国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发大型客机,最新一轮的启动是2008年5月,国家决定成立中国商飞公司。成立8年来,已研制了两款客机:一款是ARJ21,一款是C919。”

  作为“同出师门”的两款飞机,ARJ21是否会对C919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陈勇认为:“ARJ作为国内按照国际标准全新研制的一款喷气客机,它实际上是对中国民机研发的一个探索和形成过程,包括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这个技术和管理体系。它对919的意义就在于此。”

  谈到为什么要研发大型商用客机,陈勇说,首先,大型商用客机是战略性产品,其应用非常广,除了承担旅客运输、货运,还可以改装成国家元首专机、商务机;其次,从经济上讲,它的产业带动效果明显,可以有多层带动,除了研发部门,还有供应商,其产业效用系数可达1:8,即投入1块钱,达到8块钱的效果;第三,作为高科技产品,它的研发可以带动科技发展,包括应用科学和基础研究。

  在解释自主研发过程时,陈勇说,中国大飞机自主研发是按照民用飞机在国际市场上的研制规律进行的,其它的供应商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来的,即研发者进行飞机的顶层设计,提出飞机的市场要求,再对这个要求进行分解,对供应商提出要求,最后进行飞机的集成等。主要的系统是全球采购,由研发者来集成,这种方式是国际惯例。产业链分工越来越细,没有一家供应商能包打天下。

  来参观博览会的很多是青少年,陈勇最想跟他们分享的是:“一定要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为你指明方向。还要有一个目标,梦想和目标要结合在一起,然后你才能迈出前进的步伐。第二点是坚持,有时坚持比很快地成功更重要。成功可以来得晚一点,但这个成功会是更大的成功。”

  成长于有“飞机城”之称的陕西阎良,陈勇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飞机从头顶上飞过”。长大后他选择了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尽管学的是飞机设计、工作后也从事此行,但直到1996年前后他才第一次坐飞机。20年后,他参与设计的飞机已投入运营,坐飞机成了工作内容之一,每次空中试验,主要设计师和管理人员都要参与飞行,“要在飞机上看数据。”

  “我就是搞飞机设计的,把飞机设计好就是一辈子最大的追求。”陈勇说:“参与这个项目的同事们都有这样一个梦想:希望我们的飞机ARJ、919将来能翱翔在世界的天空上。”

  ARJ21客机是一款70-90座级的支线飞机。ARJ21是英文名称的缩写,意为21世纪新一代支线喷气式客机。

  C919客机,是中国首款按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是英文“中国”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其最大载客量为190座。 

作者:五金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