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安防工程商面对五大困扰
帖子(1248) 成员(16)
本帖最后由 szmohl123 于 2013-7-12 16:42 编辑 1、人员规模问题: 作为一家工程商自主履行上述职能,至少需要员工20-30人(市场人员3-4人,设计人员1-2人,定制开发人员2-3人,物流及采购人员2-3人,工程人员6-8人,技术服务人员3-4人,还有财务与行政人员3-4人)。由于市场、工程人员有限,年业务量做到1000万元左右就会很吃力。公司人均产值一般不足50万元。现在很多工程商年业务量不足1000万元,但员工人数已达到30名以上,人均产值还不到30万元,极大影响了公司的效率。2、赢利能力问题: 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占比很大,公司整体赢利能力较弱。如果人均产值很低,公司赢利能力会很弱(少数赢利能力强的工程商通常是因为老板有很好的社会资源或人脉关系,占据了某些特殊行业。)。 3、人员稳定性问题: 大多安防工程商规模在10-50人、年业务量300-1500万,由于没有特别的技术和产品,没有长期特别有优势的业务来源,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多年磨练成器公司骨干也可能跳槽(相反,素质不够高的员工比较稳定----他们重新择业的机会小!)。 4、管理“两难”问题: “半大”公司,规模不够,完善的管理会带来公司成本显著上升,但管控、考核的不完善,甚至缺失,同样会造成公司内部的极大浪费(比如人浮于事,只做老板看到的;比如利用职务之便和公司管理漏洞损公谋私;比如公司内部调度不畅;等等)。 5、“老板”的苦恼: 对于多数安防工程商,因无法通过把握核心技术而“垄断”某个行业,公司老总必须是个“多面手”----参与销售、参与采购、参与工程监管、参与财务,等等。什么都没法不管,什么都放心不下,通常还缺少得力的助手(稍好一点的助手多半自己开公司了)。非常辛苦也是非常痛苦!怎样解决安防工程商的5大困扰? 维宁-安保联盟的推出提供了解决之道1、解决3个根本性困扰: 解决赢利能力低的问题—成本困扰 解决人员稳定性问题—员工流动性困扰 解决效率低的问题—压强原则不够的困扰 2、安防工程商联盟的运营模型——整合模型: 整合模型将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优势互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企业可能完成翻倍的业务量。以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B类安防工程商为例:因为业务量的翻倍和管理,运作成本的降低,使利润率增至13%~18%。同比下,整合资源后利润增长可达8~9倍。
作者:yulumeigui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网站也是有底线的